【連網】(連云港日報全媒體記者 李慧 通訊員 楊超 實習生 何露露)一排排光伏板整齊地排列在田間地頭,地上還正在安裝大棚,在烈日下遠遠望去,整齊的“玻璃板”矗立在村公路兩旁,這是近日記者在連云港市灌云縣南崗鄉崗南村看到的光伏扶貧電站的畫面。
據記者了解,省委駐灌云幫扶工作隊進駐以來,通過一個個精準扶貧項目的實施帶動低收入戶增收脫貧。而協鑫光伏發電項目是省委駐灌云幫扶工作隊重點引進、重點打造的項目,該項目的成功落地,對于拓寬扶貧思路、轉變發展理念、壯大縣域經濟、落實扶貧政策等方面起到了很好的推動引領作用。
記者在崗南村協鑫光伏發電項目現場看到,一排排整齊的“玻璃板”矗立在村公路兩旁,三萬余塊多晶硅光伏組件年平均可發電量1200萬度。據了解,光伏發電扶貧項目是扶貧工作中的又一新途徑,也是精準扶貧的一種新方式。省委駐灌云幫扶工作隊進駐崗南村后,第一時間就深入基層,通過一段時間的調查研究后,結合國家、省市相關光伏發電的政策和崗南村的具體實際,確定了精準扶貧光伏發電項目。
“該項目的成功落地,對于拓寬扶貧思路、轉變發展理念、壯大縣域經濟、落實扶貧政策等方面起到了很好的推動引領作用。”灌云縣南崗鄉扶貧工作站站長陳偉在接受采訪時說道。
據介紹,協鑫光伏發電項目是省級第三座光伏扶貧電站,占地280畝,總投資1.2億元,項目裝機容量為10MW,采用農光互補、分布式發電、集中并網方案,共安裝多晶硅光伏組件35320塊,設計使用壽命25年,年平均發電量1200萬度。今年4月15日一次性并網成功,待正在緊張施工中的厲蕩變電站投產后即可全容并網。
陳偉告訴記者,每年將從發電收益中拿出60萬元作為扶貧???,可使當地200戶貧困戶年增收3000元。在光伏發電的基礎上,崗南村還將全面啟動農業設施建設,現已在一塊塊太陽能電板下新建大棚80余畝,計劃種植經濟作物、中藥材等。此種做法不但合理利用了光伏發電項目占用的土地,還拓寬了當地農戶的增收渠道,不僅農民收益增加了,村集體經濟也盤活了,可以說是一舉多得。
“作為農光互補電站,在光伏發電的基礎上,最近將全面啟動農業部分規劃建設,我們將采用公司+農戶的經營模式,在光伏發電項目的土地上建設大棚,種植蒲公英、金銀花、食用菌等農作物,這樣可以多吸納周邊村民就業創業人數,在帶動村低收入農戶發展致富的同時,采取村企聯建方式,促進村集體經濟發展壯大。最終帶動村民脫貧走上致富之路。”陳偉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