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記者 史衛平 通訊員 張運鳳) 古樹名木是珍貴的自然遺產,被稱為“活的文物”“綠色化石”。10月17日,記者從市綠委辦了解到,“連云港古樹名木管理系統”即將投入使用,全市553株古樹將分別擁有唯一的二維碼身份證。市民若對身邊某一棵古樹感興趣,只要掃一掃二維碼,它的“前世今生”就一目了然。
根據《全國綠化委員會辦公室關于開展古樹名木資源普查試點的通知》文件精神,連云港市組織開展了全市古樹名木資源普查工作,完成了古樹名木資源實地調查、鑒定、基礎數據匯總、信息建檔等工作。通過普查,全市的古樹名木達553株(含古樹群1個30株,散生523株),其中一級古樹(500年以上)63株,二級古樹(300年-499年)69株,三級古樹(100年-299年)366株,還有名木55株。
據悉,建設中的“連云港古樹名木管理系統”即將投入使用,該系統設計開發基于GIS地理信息系統、移動互聯網、微信公眾號、手機APP等于一體的古樹名木保護、宣傳、展示的公共互聯網+服務平臺。信息管理系統包括保護銘牌系統、網站展示系統、微信公眾號展示系統、APP展示系統、360度全景展示系統等。以文字、數據、圖片、VR等多形式信息,借助網站、微信、APP等多渠道手段,達到全面、詳細、立體的社會宣傳。
系統建成后,全市553株古樹將分別擁有唯一的二維碼身份證,可以通過信息系統方便地進行保護管理。感興趣的市民可以通過掃描二維碼了解古樹樹種、年齡、科屬、保護等級等信息,也可以通過安裝手機APP對全市古樹名木進行瀏覽、查詢、定位等功能,信息系統將給古樹名木的保護工作、特色生態旅游的開發提供更新、更廣、更快的技術支撐。
為更好地保護連云港市的古樹名木,科普傳承古樹名木文化,市綠委辦還著手開展了古樹名木古樹保護標志牌制作、古樹名木畫冊編印等工作。并爭取資金開展對瀕危古樹采取建設樹池及防護欄、枯枝清理、病蟲害防治、支撐等保護措施,進行搶救性復壯,同時健全對全市553株古樹名木進行長效保護管理機制,保護好祖先留存下來的最寶貴的生態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