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通訊員 陳關巧 江榮) 近年來,連云港市把深化醫改、緩解群眾“看病難、看病貴”問題作為醫院發展的中心工作,緊緊圍繞國家和省市醫改政策方針,發揮三甲醫院龍頭作用,帶動基層醫療機構發展,與多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聯姻,簽訂醫療合作協議,建立??坡撁?,實現資源共享、雙向轉診等模式,讓三甲醫院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基層,以醫聯體之“通”,破解群眾看病之“痛”。
專家到社區坐診
日前,連云港市第一人民醫院老年科主任醫師孟云霞、彩超主任醫師于明、內分泌科副主任醫師尹冬、心內科副主任醫師王瑩4位專家來到海州區衛生服務中心坐診。
李大爺家住在海州區新南社區管轄的海寧小區,60多歲了,患有帕金森病,血壓一直很高,長期吃降血壓藥物,最近李大爺吃得有點不耐煩了,想嘗試一下不吃藥,看看血壓會不會正常?可不吃藥了,又擔心本來控制好的血壓再升高。正在焦慮的李大爺聽說市一院專家到社區衛生中心來坐診了,趕緊來咨詢專家。
▲專家到社區坐診
孟云霞主任聽了李大爺述說的情況后,耐心地告知李大爺,老年人往往有多種疾病,像李大爺患有帕金森、高血壓,該不該服藥,什么時候該停藥或者換服另外的藥,需要專業醫生指導,千萬不要自己擅做主張,以免發生意外。
附近周圍的居民,聽說專家到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來坐診,有的叫上老伴、有的帶上相關檢查資料,紛紛趕來找專家診斷、咨詢。
據了解,以后每周六上午,該院將定期派心內科、老年科、內分泌科、超聲科等科室專家到社區衛生醫院坐診,居民今后在家門口就可看到三甲醫院的專家。
服務直通基層
“我老伴75歲了,患有‘三高’,之前到大醫院看病,掛號排隊、做各種檢查等結果,可能需要兩三天,而且在大醫院看這樣的大專家,掛號費就要好幾十塊,還不一定能預約到。如今在社區衛生院不需要掛號費,就能看三甲醫院的專家號,真是太好了。”海寧小區王大爺笑呵呵地說。
家住附近的居民王先生心臟不好,專家看完后,建議他做個心電圖檢查,在新南衛生服務中心做完檢查后,心電圖數據立即通過互聯網傳輸至市一院心電圖室,由醫院專家進行心電判讀。判讀結束后,專家又將診斷結果遠程實時傳輸回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一去一回只用幾分鐘時間。
▲檢查結果實現醫院間互認
據介紹,除了心電圖檢查可以這樣操作外,影像檢查也可以實現資源共享,而且居民只需要付在社區醫院檢查的錢,這樣不僅降低了患者的看病成本,同時也縮短了患者的看病時間,使患者看病更加便捷。
優質醫療資源下沉
在新南衛生服務中心門診大廳,趙女士正在用市一院投放在該中心自助掛號服務機上進行預約掛號,“今天帶父親來看病,專家建議到市一院去進一步診斷,在這臺自助服務機上,可以預約專家的號,明天直接去就可以了,真的很方便”,趙女士說。在這臺機子上,居民還可以進行查詢檢查、檢驗等檢查報告和自助繳費等服務。
▲社區醫院有了自助掛號服務機
今年以來,連云港市第一人民醫院先后與海州區衛生服務中心、新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等多家基層醫療機構簽約締結醫聯體,除了派駐專家到合作的基層醫療機構坐診,搭建心電網絡、影像醫療資源互通和雙向轉診等平臺,還在合作的基層醫療機構投放銀醫通自助服務機和心電圖檢查、CT等醫療設備,建立起醫療聯合體,實現三甲醫院與基層醫療機構的醫療資源共享,合理利用資源,方便群眾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