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記者 陳兵 通訊員 陳聰穎) 過了臘八就是年,掃屋、采買年貨,等子女回家過年。春節的腳步一天天臨近,許多家庭已開啟“忙年”模式。家住海州區幸福路街道幸中社區的楊光榮也不例外,不過,在他的年貨清單中還有與眾不同的一項,那就是剪窗花,因為楊大爺是個剪紙“高手”,每年春節他都會剪一批窗花送給左鄰右舍,圖的就是個喜慶、吉祥,紅紅火火,進入臘月楊大爺就忙著開始制作他的“窗花”年貨。
今年83歲的楊光榮與老伴孟祥娥一起在連云港生活,子女們都長期在外地打拼,一年難得回家一次,但春節肯定要回來過年的。這不,楊光榮與老伴這幾天就開始忙活了,除了準備年貨,楊大爺還有一手剪窗花的好手藝,每年春節家里貼窗花都是他親自剪的,因為剪得好,周圍鄰居都上門討要。“這些都是我自己剪的各種窗花,有的是魚,有的是花朵,今年不是農歷狗年嘛,就剪了不少小狗的窗花送給鄰居,不為別的,只為快樂。”
楊大爺剪紙的手藝,是經過長久學習積累得來的。1954年,年僅19歲的楊光榮獨自一人在鹽場上班,由于上班路途遙遠便住在單位的宿舍,為了給宿舍添加些喜氣的氛圍,楊光榮開始研究剪窗花對宿舍進行裝飾,同事們都很喜歡他剪的窗花。
在那個年代窗花是買不到的,只有靠有手藝的人自己剪。很快,楊光榮剪紙手藝在鹽場遠近聞名,進而周邊的居民及同事結婚也請他剪窗花、盆花、碗花、紅雙喜等。看到大家都喜歡他剪的窗花,楊光榮哪怕工作再忙,也會在休息時間滿足大家的需求。
退休后,楊光榮更是把剪紙作為自己的一大愛好,時常會教晚輩剪紙。“民間剪紙是中國古老的傳統藝術,我希望可以一直把它傳承下去。”楊大爺告訴記者。
“臨近新年,楊老總是會送一些窗花和生肖剪紙給我們鄰居的孩子們,我孫子也特別喜歡剪紙,總是嚷著要去楊爺爺家和他一起學剪紙,看著他們用一張紅紙剪出萬物百態,剪紙藝術真是太神奇了。”楊大爺的老鄰居老劉感慨地說。
當天在楊光榮家,居民薛正榮跟著楊大爺學習剪紙,她對楊光榮的剪紙技術非常佩服。“楊大爺這十幾年來不僅自己堅持剪紙,而且把周邊的鄰居帶動起來了,大家聚在一起窗花里頭話春節,情誼都在剪紙里。”薛正榮笑著說。
今年是狗年,楊光榮設計了許多生肖狗的窗花,這些狗狗有的憨態可掬,有的生龍活虎,讓人愛不釋手。楊光榮說,過年貼對聯、貼窗花,寓意新的一年平平安安,大吉大利。老人剪著窗花,滿臉喜悅。
忙年不僅是一種習俗,更是寄托了對家人團聚、憧憬美好生活的期盼。楊光榮的子女們長期在外地,一年也就回來這一次。雖然老爺子不說,但可以看出來,楊大爺十分思念子女們。在楊大爺家里飄來臘腸的香氣,這個香味從他家陽臺傳來。楊大爺的老伴孟祥娥今年76歲了,她看著一排排的香腸和臘肉說:“過年就要有年味,孩子們就喜歡吃自己家做的香腸臘肉,我們早早就開始準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