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連云港日報全媒體記者 王文 通訊員 楊開林 孫子安)昨日,一列裝載1215噸哈國小麥的糧食專列進入中哈物流基地。這批小麥將在連云港口岸進行換裝海運,于6日離境發往越南。這是自去年2月5日首批720噸哈國小麥過境中國后,連云港港迎來的第二批過境小麥。預計在未來2個月內,至少還有4列哈國小麥專列將在中哈物流基地換裝出海,標志著哈薩克斯坦過境小麥開啟了常態化運作模式。
哈薩克斯坦是中亞地區最大的糧食生產國和出口國,其生產的小麥有三分之二用于出口,主要銷往中亞、歐洲地區。一年前,首批哈國小麥從中國過境發往東南亞市場,成功打開了中哈糧食過境安全大通道。利用這一通道,哈麥在途運輸時間大幅縮減,加上產品本身價格低、品質好,在東南亞市場反響較好。時隔一年,在中哈雙方的共同努力下,哈國小麥再次過境連云港,此次哈麥過境得到了中鐵、哈鐵的大力支持,中鐵給予整列技術下浮政策,中國段鐵路運費下浮30%,大大降低了哈麥的運輸費用成本。同時,本次裝載哈麥的45個集裝箱全部采用哈鐵40英尺集裝箱,有利于集裝箱回程利用;而哈國糧食的批量“東行”裝運將有效解決中亞、中歐班列返程空載比例大的難題。港口控股集團總裁朱向陽表示,今年目標是確保50個專列、爭取100個哈國小麥專列過境。
作為新亞歐大陸橋和新絲綢之路的東端起點,哈國糧食過境中國的唯一離境口岸,連云港港口以“港、航、路、園”推進系統構建,在與中遠海運集團聯合收購“霍爾果斯-東門”無水港股權后,在中哈亞歐國際通道上形成了中哈物流基地、哈國霍爾果斯無水港物流節點“雙樞紐”,在整個物流鏈上促成了“深水大港、遠洋干線、中歐班列、物流場站”的無縫對接;同時,積極推動散糧筒倉、鐵路裝卸場站、保稅倉庫、大宗商品交易中心等項目建設,簡化口岸通關手續,規范檢驗檢疫程序及防疫管理要求,進一步完善了連云港口岸陸海聯運通道服務功能。據連云港檢驗檢疫局副局長魏厚德介紹,國檢部門將按照不散漏、不流失、不擴散的要求,實現全程監控,確保過境糧食的安全。
當前,哈薩克斯坦小麥過境業務尚處于培育階段。隨著聯運通道的加快建設、鐵路運價下浮調整及相關配套服務的完善,將加快推動哈麥過境業務實現常態化運作。此舉也將進一步加快做大港口班列規模,促進東西雙向均衡對開,實現鐵路運力資源集約利用,把新亞歐陸海聯運通道打造成為高效、便捷的示范通道標桿,更好地服務“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物流經貿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