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國理政新實踐·江蘇篇】農民兄弟也玩起了高科技 用無人機噴藥真輕松 2017-08-30
【治國理政新實踐·江蘇篇】無錫大走訪“全覆蓋”:走進一家門 訪得一門親 2017-08-30
【治國理政新實踐·江蘇篇】徐州賈汪干部大走訪:貫徹“三個度” 2017-08-30
【砥礪奮進的五年】架起市民、農戶、經營商“直通橋” 拎出一只現代多功能“菜籃子” 2017-08-30
【砥礪奮進的五年】生產、生活、生態有機融合 讓城市“愛喝水”“會呼吸” 2017-08-30
【砥礪奮進的五年】苗木栽培富民路寬 2017-08-30
【砥礪奮進的五年】天黑后的宿遷請放心交給“他們”!市區已改造完成52條道路街燈 2017-08-30
【砥礪奮進的五年】“七夕”援疆情:雖相隔萬里 但他們有愛有堅持 2017-08-30
【砥礪奮進的五年】富民出新招 閑置房屋變文藝民宿 2017-08-30
【砥礪奮進的五年】從種到收水稻“管家”全程跟蹤 橫涇農業在精細化上下“大功夫” 2017-08-28
【砥礪奮進的五年】給“神舟”造電纜!當過兵的“企二代”,帶出一支行業“特種兵” 2017-08-28
【砥礪奮進的五年】精細化健康管理讓“小病不出島”成真 2017-08-28
【砥礪奮進的五年】串聯沿岸人文和自然景觀 兩千年大運河煥發新活力 2017-08-28
【砥礪奮進的五年】連云港深化醫改 書寫惠民新“處方” 2017-08-28
【砥礪奮進的五年】發力千里海岸線 拓展“藍色經濟”發展新空間 江蘇沿海經濟帶:每年跨越一個千億元級臺階 2017-08-28
【砥礪奮進的五年】政府主導投入50多億元,宿遷讓460萬農民“喝好水” 2017-08-28
【治國理政新實踐·江蘇篇】“大農業”訂單式種植讓村民實現“土里刨金” 2017-08-28
【治國理政新實踐·江蘇篇】“物聯網+”,為無錫制造業安上“最強大腦” 2017-08-28
【治國理政進行時·江蘇篇】江蘇再推企業減負措施 17條妙計助力實體經濟“輕裝前行” 2017-08-28
【治國理政新實踐·江蘇篇】活用"外貿朋友圈" 自貿協定助力蘇企"加速跑" 江蘇企業今年已享出口優惠9.4億美元 2017-08-28
【治國理政新實踐·江蘇篇】黨員活動嫁接傳統節日 “夫妻黨員對對夸”凸顯先鋒作用 2017-08-28
【治國理政新實踐·江蘇篇】擴大走訪覆蓋率,徐州把“滿意”寫進百姓心坎 2017-08-28
【砥礪奮進的五年】江南村落柳舍村,留住水鄉鄉愁 2017-08-22
【砥礪奮進的五年】“瘦身”+“提速” 構建集中高效審批“徐州模式” 2017-08-22
【砥礪奮進的五年】13年增長381.7% 宿遷退休老人圖“說”養老金“增長路” 2017-08-22
【治國理政新實踐·江蘇篇】幫鄰里排憂解難 七旬老黨員余熱奉獻在社區 2017-08-22
【治國理政新實踐·江蘇篇】全國首個!穿上光伏“外衣”,污水廠變發電站!好處很多…… 2017-08-22
【治國理政新實踐·江蘇篇】38個垃圾房應聲倒下 溧陽“綠色走廊”煥然一新 2017-08-22
【治國理政新實踐·江蘇篇】泰州出臺政策致力打造最優人才發展生態環境 2017-08-22
【治國理政新實踐·江蘇篇】看江蘇溧陽市這家農業合作社“活用”經濟學 2017-08-22
【治國理政新實踐·江蘇篇】連云港“一河一策”河長制成效彰顯 3億元整治了河道413公里 2017-08-22
【砥礪奮進的五年】打造居家“智慧養老”服務生態圈 讓老年人“足不出戶”享受高質量晚年生活 2017-08-22
【砥礪奮進的五年】蘇州生態補償守護太湖好山水,地沒賣反倒“賺”回1個億 2017-08-22
【治國理政新實踐·江蘇篇】生態優先,江蘇泰州高港發展不再“靠江吃江” 2017-08-10
盛夏的清晨和傍晚,位于江蘇泰州長江大橋北岸的春江花月夜公園里,聊天納涼的、散步跳舞的,人流熙熙攘攘。家住高港區永安洲鎮永勝社區17組的丁平蘭早晚都要拉著老伴來江邊散步。54歲的丁平蘭告訴記者,住在江邊幾十年了,以前江邊不是建碼頭就是蓋工廠,根本...
【治國理政新實踐·江蘇篇】江蘇"時代楷模"鐘佰均:扎根基層二十載 一心一意"拔窮根" 2017-08-10
二十年前鐘佰均剛擔任村黨委書記的時候,連云港西棘蕩村還是當地出了名的窮村、亂村、光棍村,如今它已成為遠近聞名的工業經濟強村。一起來看鐘佰均的故事。
【治國理政新實踐·江蘇篇】“河邊問河”壓實“河長制” 2017-08-03
為進一步落實“河長制”,推進河流水系綜合治理和長效管理,7月31日上午,鎮江新區以徒步巡河、現場研討的方式,以丁崗團結河為開端,展開“河邊問河”專項行動。
【砥礪奮進的五年】靠海還要會“吃”海 江蘇如東用“科技興海”吃出富民新名堂 2017-08-03
7月29日,南通海潮海味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海苔啟程運往俄羅斯,今年,該公司出口額訂單首超3000萬元。
【治國理政新實踐·江蘇篇】“公益超市”新鮮亮相揚城 垃圾可兌換商品 2017-07-26
您的家里有沒有進行垃圾分類呢?什么樣的垃圾才叫可回收垃圾呢?為了讓更多人擁有垃圾分類的意識,記者了解到,揚州市區首家再生資源兌換超市在廣陵區皇宮社區開門納客了。在這里,垃圾成了貨幣,能買到日常用品、瓜果蔬菜。
【治國理政新實踐·江蘇篇】凝心聚力促改革 攜手共進繪藍圖 《將改革進行到底》引發廣泛共鳴 2017-07-26
連日來,大型政論專題片《將改革進行到底》在江蘇各界引發收看熱潮,全省干部群持續引發熱議共鳴。
【治國理政新實踐·江蘇篇】江蘇率先完成農村產權交易縣級平臺全覆蓋 2017-07-26
2017年4月,江蘇省泗洪縣龍集鎮孫莊村打算流轉1800畝土地,這些土地包括240多戶農戶的承包地和部分村集體土地,由村委會統一發包,預期流轉費為每畝每年800元。流轉信息提前在縣農村產權交易市場網絡平臺發布,由于這一平臺全省聯網,不僅吸引了本地兩名種...
【治國理政新實踐·江蘇篇】“四個更”,盡顯江蘇發展新氣質 2017-07-26
上半年,江蘇地區生產總值同比增長7.2%,增幅比一季度提高0.1個百分點;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79.4%,居“三駕馬車”之首;規上工業利潤增速同比回升4.8個百分點,總額穩居全國首位;江蘇全省在孵科技企業超3萬家,數量保持全國第一……24日公布的江蘇經濟...
【治國理政新實踐·江蘇篇】“兩學一做”學習新載體 “蘇州網上學習會” 上線 2017-07-26
7月24日,由蘇州市委組織部和蘇州市廣電總臺聯合主辦的《讀原著、學原文、悟原理“蘇州網上學習會”》大型音頻學習欄目正式上線。
【砥礪奮進的五年】種蓮藕、養龍蝦、放雞鴨……生態種養繪就美麗田園夢 2017-07-26
水田里種植蓮藕,水中放養小龍蝦,種養結合出效益,返鄉農民柴北平講起了他的致富經。近日,筆者在東海縣溫泉鎮存村東南方向的橫溝水庫旁邊,見到了這位正在忙碌的農村創業能手?!艾F在正是逮小龍蝦的時候,跟著我去看看啊。”剛穿上下水服的柴北平說道。
【砥礪奮進的五年】離城十公里"市外桃源":光伏下的田園風光 2017-07-26
“60斤,56斤,65斤……”7月19日上午,在位于新北區孟河鎮的天合田園,四五位農民正在對收獲的番茄、西瓜、甜瓜等瓜果蔬菜稱重。這些新鮮的瓜果都在部分遮光的光伏大棚長成,是天合光能探索農光互補模式的成果。
【砥礪奮進的五年】這五年,廠房擴大了十倍 2017-07-26
“我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能夠將現有的畫框廠做大做強,帶動周邊發展,解決村里剩余勞動力就業,同時也希望影響和帶動更多的年輕人返鄉創業,助力我們條沿村發展,”80后青年王巨飛介紹他創業的初衷。
【砥礪奮進的五年】致敬我們的老兵:銘記光輝歷史,傳承紅色基因 2017-07-26
在江蘇如皋有這樣一群人,他們曾經身著軍裝,緊握鋼槍,血刃侵略者。在崢嶸歲月中披荊斬棘,他們有個共同的名字——老兵。7月24日,南通如皋市如城街道啟動“榮光--如城街道紀念建軍90周年致敬老兵行動”,用實際行動銘記光輝歷史、傳承紅色基因。
【砥礪奮進的五年】鄉村旅游與現代農業相結合 "愛情村"的甜蜜事業 2017-07-26
盛夏季節,江陰顧山千年紅豆樹旁,競相綻放的格?;ā⒑苫ㄅc整潔的民居,構成一幅江南田園美景圖。這是紅豆村5年來推進村莊環境整治的成果。不僅有宜居的生活環境,5年來,他們還從無到有,建起水蜜桃和花卉兩大現代農業基地,鄉村旅游應運而生,“中國愛情村...
【砥礪奮進的五年】千年古渡,聽見幸福來敲門 2017-07-26
歷史上,鎮江在文人墨客的詩詞中,早已奠定了文化地位。金山、焦山、北固樓,碑林石刻、恒順香醋,這些字眼疊加成傳統的“鎮江印象”。
【治國理政新實踐·江蘇篇】多場大院大所專題推介會成功舉行 助力院企對接 讓創新資源充分流動 2017-07-07
在這次中國江蘇大院大所合作對接會上,以"超算與大數據"、"生物醫藥與大健康"、"石墨烯"等為主題的17場專題推介會、技術轉移專場活動同時舉行。院所與院所、院所與企業之間的充分對接,讓各類技術資源在全球范圍內得到更充分的流動。
【治國理政新實踐·江蘇篇】丁雪其:小康路上奔跑的“單腿”書記 2017-07-07
談起“祁巷嬗變”,村民們都自豪地說起他們的“雪子書記”——丁雪其。 正是他,拖著殘腿,帶領鄉親們過上了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