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過去的五年間,常州市民在“居者有其房”方面的獲得感越來越多,住房保障的“常州模式”、老小區整治的“常州經驗”、物業管理的“常州創新”等,在業內引起廣泛的反響。“十三五”期間,常州住房保障工作又將為多少市民圓上“安居夢”?
天寧區天寧街道的強家弄里,在這里生活的居民已經為數不多。隨著常州棚改工程的推進,今年年初,強家弄片區的100多戶居民相繼搬離了這里。
今年51歲的尚松鶴是強家弄的原住民,從爺爺輩算起,一大家子在這里生活了足足有一百多年的光景。原先,尚松鶴的父母和子女四戶人家,都擠在上下兩層的老房子里。尚松鶴夫妻倆每月收入不到3000元,想要改善居住困難重重。“以前住的70年代造的房子,下雨天有的時候坑坑洼洼的,癩蛤蟆也有,老鼠蟑螂都有,從陰溝里爬出來。”
事情的轉機出現在今年年初。“十三五”期間,包括天寧區強家弄片區在內的我市10個棚改項目穩步推進。在這次棚改中,尚松鶴兄弟三人和父母共獲得180多萬元的“房票”,考慮到熟悉的生活環境,四家人都選擇原地安家,最終在緊挨強家弄的兆豐花園落戶。憑著“房票”加上貸款,尚松鶴一家三口搬進了這套80多平米的二手房,南北通透,開門見綠。
強家弄棚改片區建筑面積2.54萬平方米,其中住宅135戶,目前工程正在加緊實施之中。近期,兆豐花園小區有居民反映,棚改工程臨建圍墻存在安全問題,5月11號中午,市住房保障和房產管理局局長劉文榮專程前往現場,與物管和街道工作人員協調解決問題。
目前,強家弄片區的民房征收工作已經全部完成。借助棚戶改造的契機,135戶居民家庭都拿到“房票”,可以自主選擇購買新建商品房或二手房。目前絕大多數居民已經選到了心儀的住房。
今年一季度,通過“國開行統一貸款授信”和“政府購買服務”相結合的模式,我市棚改工作又有新的進展:二五三廠片區、強家弄片區等10個棚改項目,獲得國開行32.91億元的棚改貸款授信,總面積共計50.8萬平方米。其中,強家弄片區、陸家村片區等8個項目已完成民房征收工作,完成改造面積35.8萬平方米,涉及3370戶居民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