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
安靠超高壓輸電試驗室。
建設寧杭經濟帶上 重要副中心城市的路線圖
記者6月29日獲悉,溧陽市委、市政府就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專門制訂了三年行動方案。市委書記蔣峰、市長徐華勤表示,溧陽根據自身產業基礎與優勢要素,年初就部署了發展“制造、休閑、健康、智慧”四大經濟新戰略,當前,只有打贏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場攻堅戰,才能保障全市向“四大經濟”的新轉型,實現建設寧杭經濟帶上重要副中心城市目標。
針對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等五大重點任務,該市專門制定了相應舉措。
在去產能上,巧做“加減法”,堅決做好低端無效產能“減法”,利用去產能騰出的資源空間,做好中高端供給產能的“加法”。根據常州去產能階段性要求與任務,該市今年將淘汰落后鑄造產能8萬噸,關停軋石企業24家;對于紡織、鋼鐵等傳統產業,關停、淘汰一批落后、低端、低效產能;以兼并重組、破產重組及幫扶解圍,分類處置“僵尸企業”。同時,出臺“向先進制造出發”三年行動計劃,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
在降成本上,立足多措并舉,通過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積極推動政府簡政放權,提高審批效率,全面落實國家、省市及本市各項惠企政策,降低企業稅費、融資、用工、用地及制度性成本,相繼出臺了“政企同心促進平穩發展”18條意見、金融機構支持實體經濟評價激勵辦法,以落實企業優惠政策,優化企業融資環境,推動實體經濟平穩發展。其中,對市擔保中心實施增資轉制,以企業化運作,擴大政府應急轉貸資金服務范圍,并推行“周轉融”模式,幫助中小企業解決資金周轉困難。
扎扎實實補短板。將實施基礎設施、環境治理、公共服務、民生保障、現代農業等5大領域補短板專項工程,重點推進總投資288億元的34個重大項目,到2018年達到軟硬基礎設施更趨完備,生態環境治理能力進一步增強,民生保障能力明顯提升,公共服務體系更加完善,現代農業發展基礎更加扎實的新局面。
目前,溧陽圍繞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正在致力于四個“突出”:突出結構調整,提升發展質量;突出產城融合,拓展發展空間;突出改革創新,激活發展動能;突出資源聚集,優化發展環境。該市對迎來“四大經濟”發展新突破充滿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