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 (記者 黃威 通訊員 王從旻)近日,交通運輸部辦公廳發布碼頭船舶岸電示范項目名單,連云港港口控股集團有限公司連云港區新東方集裝箱碼頭27號泊位碼頭船用岸電系統和“紫玉蘭”號船載受電系統工程入選,這標志著連云港港在建設綠色低碳港口的道路上又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目前,全世界絕大部分船舶靠岸后,都使用柴油發電機發電,排出大量二氧化碳、硫化物以及氮化物,對環境造成嚴重污染。隨著全球海運業務的增長,船舶造成的環境污染也日趨嚴重。船舶接用岸電技術是指船舶靠港期間,停止使用船上輔機發電滿足船上冷藏、空調、加熱、通訊、照明、應急和其他設備的電力需求,而接用岸上電源供電的港口供電、船舶受電的成套技術。開展碼頭岸電示范項目建設,加快推進靠港船舶使用岸電,有利于進一步促進水運行業綠發展,也是治理船舶與港口污染的有效探索。
連云港港岸電系統的研發和應用上一直走在全國前列。2010年初,連云港港在交通運輸部水運科學研究院、中國船級社的鼎力協助下,與河北遠洋集團組建了科研項目組,開始正式研發岸電技術。此次是繼去年全球首套高壓變頻船用岸電系統在連啟用之后的重大突破。該項目以“一個接口、高壓上船、不間斷供電、操作簡便”等特點在全國港口中脫穎而出,經95位專家嚴格審定,獲評該部節能減排岸電專項獎勵項目。
據了解,連云港港每年靠港船舶達8000多艘次,船舶采用接岸電供電后,每年將給連云港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2萬噸,硫化物2000噸,氮氧化物3000噸。如果靠港船舶在國內全部使用岸電,每年可減少917萬噸二氧化碳、12.6萬噸二氧化硫、19.5萬噸氮氧化物的排放,起到巨大的環保、節能效果。2010年10月24日,“中韓之星”輪在連云港港59號泊位成功使用連云港岸電,該班輪每周???9號泊位兩次,使用岸電與使用燃油相比每次可節約能耗成本8018元,使用岸電一年半可節約125萬元。同時,使用岸電減少了船舶的振動和噪音,船員生活質量大大提高。2011年9月24日,河北遠洋旗下的18萬噸級散貨輪在連云港港成功啟用岸電系統。這是大型散貨船在全球首次成功接用岸電,標志著連云港港自主研發的高壓變頻數字岸電系統代表了當時世界最先進的水平,其節能、減排、低碳、經濟的特點在全國乃至全球港航業具有巨大的推廣應用價值。
據介紹,連云港港研發的“高壓變頻數字化岸電技術”可針對不同的船舶制定不同的方案,該技術可適用于除油船之外的客滾船、散貨船、集裝箱船及郵輪。【連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