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 記者 張明興 通訊員 徐誠
昨天,本報6版以《來,給愛心找個地兒!》為題,報道了在大城市風行的“愛心冰柜”來到我市海州區的消息,近日,贛榆區也宣布:“‘愛心冰柜’來了!”
和海州區的“愛心冰柜”不同,贛榆區街頭的“愛心冰柜”里不僅放滿了公益活動發起方提供的飲用水和冰棒,還有熱心市民自發送來的西瓜,環衛工人、交警、城管、外賣送餐員、快遞員、公交車駕駛員、出租車駕駛員等高溫下的勞動者均可免費取用。自8月6日“愛心冰柜”亮相贛榆街頭以來,這份情意為贛榆送來了絲絲清涼。
“愛心冰柜”里的消暑品
好豐富
8月9日上午,記者來到贛榆區青口鎮華中路和后宮路交叉口,這里有個“愛心冰柜”,就在一家店鋪的玻璃櫥窗外,上面覆蓋著棉被,掛著“免費”“冷飲補給,隨取隨用”等醒目的招牌,打開冰柜,飲用水、水果、冰棒等降暑物品應有盡有。
上午9時,還沒有多少人來拿冷飲,附近幾位正在等待派單的外賣小哥正在休息;上午10時,室外氣溫達36℃,在附近工作的環衛人員零零散散地來取喜歡的冷飲,取出冷飲后又仔細地將冰柜合上,并用棉被蓋實。
“還真有一臺冰柜啊!我前幾天聽同事說這里有免費的冷飲提供給環衛工人,所以就過來看看。”8月9日上午,皮膚黝黑、滿臉汗珠的環衛工人李梅打量了冰柜一番,想了一會兒后取出了一瓶水。看到記者,李梅有點不好意思:“我干環衛工作5年多了,每年酷暑天都會收到不少愛心慰問品,也有愛心企業提供納涼點,現在又有了‘愛心冰柜’,我覺得我們連云港真是越來越溫暖了。”
發起人:
沒想到市民會這么快響應
據“愛心冰柜”發起人萬珊珊介紹:“當時在網上看到大城市出現了‘愛心冰柜’的報道后,我們就萌發了在家鄉試一試的想法。我和同事交流后,就迅速行動起來了。現在天熱,冰柜不好租,我們找了很多家才租到了這臺冰柜。我們的同事到冷飲廠批來各種冰棒,在附近店鋪買來礦泉水,小小的‘愛心冰柜’便準備妥當了!”
萬珊珊說,他們將冰柜安放在青口鎮華中路和后宮路交叉口有多方面的考慮,首先這里靠近時代廣場,人流量大;其次這里有個外賣站點,有很多外賣小哥在這里等待派單;第三,附近還有一個垃圾中轉站,環衛工人多,‘愛心冰柜’放在這里能充分發揮作用。選定了冰柜的安放位置后,萬珊珊迅速與城管部門取得了聯系:“他們知道我們做的是公益活動,立刻表示支持,但也對我們的物品擺放規范、環境衛生保持提出了要求。”
放置這個“愛心冰柜”能放置多久?
萬珊珊說:“做這個事也就是說干就干,沒想這么多,現在看到市民主動往里面放東西,我們也很感動,決定至少要度過‘三伏天’再考慮撤離。”
“愛心冰柜”大家填
市民送西瓜 店主補飲料
一出現在街頭,就有很多市民自發地往里面放解暑物品,這是贛榆區的“愛心冰柜”最難能可貴的地方。
“愛心冰柜”的監控視頻記下了暖心的一幕幕。
一名青年男子路過時,看見“免費”字樣便想拿水喝,可駐足后發現是給高溫下的戶外工作者準備的,他猶豫了一番從口袋里拿出幾個硬幣放入冰柜后離開。
一名過路女子也做出了同樣令人驚訝的事,她看到“免費”字樣后,果斷將手中拎著的西瓜放入冰柜中,蓋好蓋子后默默離開……
是什么促使這群可愛的市民往冰柜里獻愛心呢?
記者巧遇了正在放飲料的李女士,她說:“我的父親和兄弟就是在高溫下做戶外工作,我能體會到他們的辛苦,雖然他們不在贛榆,喝不到我放進去的礦泉水,但愛心是會傳遞的,我相信,小小愛心能匯成大河,如果有一天他們在工作的地方也能喝到免費冷飲,便是對我最大的回報。”
“我家是經營餐飲生意的,但現在氣溫高,食客都不愿出門,所以現在我的店都靠外賣支撐著。看到外賣小哥來取餐時汗流浹背,我總想替他們做點事。現在街頭出現了這個冰柜,我們家剛好有現成的飲料,便送來一些冰鎮著,正好給他們消消暑,也是我的一點心意!”胡大姐說。
贛榆區城管局:
為公益活動點贊
和海州區的“愛心冰柜”一樣,贛榆區也面臨著“愛心冰柜”占道的問題。
記者了解到,《連云港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在街道兩側和公共場地堆放物料,搭建建筑物、構筑物或者其他設施。因建設、公益活動等特殊需要,在街道兩側和公共場地臨時堆放物料、搭建臨時設施的,應當事先征得市容環衛管理部門同意,依照有關規定辦理審批手續;期限屆滿后應當及時拆除,并清理廢棄物。違反本條規定,擅自堆放物料的,責令停止違法行為,限期清理,可以處以一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罰款;擅自搭建臨時設施的,責令停止違法行為,限期拆除,處以三百元以上三千元以下罰款。
8月9日上午,記者就“愛心冰柜”是否涉嫌占道問題聯系了贛榆區城管局。工作人員稱:“如果是占道經營影響市容市貌,我們會堅決制止。但發起人事先申請時已經說明了此次活動的公益屬性,我們到現場檢查時也進行了核實,隨后申請獲得批準,這種公益活動我們肯定贊同,不會派人取締。”
贛榆區城管局提醒轄區廣大市民,近年來,贛榆區的公益活動方興未艾,如果公益活動確需占用道路和公共場所,應事先征得市容環衛管理部門的同意,依照有關規定辦理審批手續,并保持好場所的環境衛生整潔有序,遵守相關法律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