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記者 周瑩 通訊員 王從帥)昨日,筆者從連云港市生態環境局獲悉,截至6月8日,全市PM2.5濃度52.5微克/立方米,空氣質量進一步好轉,這表明連云港市大氣污染防治取得階段性成效。隨著近年來治污工作的持續實施,減排的空間和潛力逐步收窄,連云港市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正進入深水區,實現空氣質量的持續改善,需要結合新情況、新問題,實施更加精準、精細的管控。為此,連云港市依托“制度+科技”手段,加大揚塵、工業、機動車、露天焚燒、散煤等突出環境問題的管控力度,確保空氣質量持續好轉。
開展藍天攻堅行動,城市空氣質量好轉。今年以來,連云港市按照省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指揮部要求,分別在4月和5月開展藍天保衛一號行動、藍天保衛二號行動,精準查找揚塵、工業、機動車等突出環境問題,一大批突出環境問題得到了有效解決。與此同時,連云港市還積極調動專家指導、技術支持等資源,精準發現影響連云港市空氣質量的問題,確保空氣質量問題得到精準治理。連云港市生態環境局相關負責人表示,3月份,連云港市PM2.5濃度44.9微克/立方米,全省最低;4月1日至6月8日,連云港市PM2.5濃度33.9微克/立方米,創有監測記錄以來最好水平。
強化制度建設,網格化治理空氣質量。今年以來,連云港市依托政府主要領導分管環保工作的體制優勢,建立起空氣質量“點位長”制度,明確10位縣區級“點位長”,由國、省控空氣質量監測點位以及重要市控點位所在縣區政府、管委會主要負責人擔任;46位鄉街級“點位長”,由市控空氣質量監測點位所在鄉鎮/街道主要負責人擔任,同時出臺《連云港市空氣質量監測站點點位長履職辦法》,規范點位長履職行為。目前,各“點位長”均定期調度空氣質量狀況,研究解決突出環境問題,推動重點治氣工程開展。數據顯示,3月份以來,各點位PM2.5濃度均實現了月度環比改善。此外,連云港市還制定《連云港市鄉鎮/街道空氣質量排名及考核辦法》,市政府主要領導對排名后10位的鄉鎮/街道主要負責人進行了約談。
借助科技支撐,保衛港城藍天。今年以來,連云港市區兩級生態環境部門委托第三方機構對全市重點地區開展VOCs走航和PM2.5雷達掃描監測,對發現的異常污染源,第一時間交辦處理。依托覆蓋市區所有鄉鎮/街道的空氣質量監測設施,每周發布各鄉鎮/街道PM2.5濃度值,對PM2.5濃度及環比改善幅度排名靠后的鄉鎮/街道進行通報。依托覆蓋全市重點區域的391個高空高清視頻監控,對全市主要污染源實施全方位、無死角監控。在全市236家企業安裝用電監控,對重污染天氣下企業是否按照要求停限產到位進行遠程監管。連云港市生態環境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一旦出現污染天氣時,市生態環境、氣象部門在每日會商空氣質量狀況的基礎上,結合氣象信息發布重點管控區域和事項,指導精準管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