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應天光伏等38個億元以上項目開工建設,舒馬克電器等26個億元以上項目竣工投產,寧德科技鋰電池材料、國藥物流等28個重大項目正跟蹤洽談,120個“兩重一實”項目完成投入67.84億元……高質量項目推進捷報頻傳,無不展示濱海加快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決心與成效。
今年以來,濱海按照市委提出的“兩高”“三市”“兩海兩綠”部署要求,以“兩重一實”項目為抓手,堅持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和品牌化方向,加快構建新能源,新醫藥、新材料,汽車零部件、電子信息、先進機械制造“1+2+3”現代產業體系,不斷強化產業招商、精準招商,一批建鏈、補鏈、強鏈的高質量產業項目加速集聚。濱海縣委書記錢武華表示:“不僅要‘補老課’,持續爬坡過坎、厚實家底、做大總量;又要上好‘新課’,解放思想、搶抓機遇,加快轉型升級,奮力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全新實踐。”
聚力推進“兩海兩綠”,推進重大項目突破,濱海搶抓長三角一體化機遇,積極主動接軌上海,突出在產業項目、載體平臺、營商環境上接軌,常態組織開展政府合作、企業拜訪和專題招商等活動,主動承接上海等長三角地區先進產能轉移,成效明顯。近期濱海在上海及周邊地區簽約項目22個,協議總投資近20億元;與寶山簽訂戰略合作協議,與上海山陽企業發展有限公司建立戰略友好合作關系。目前在濱海投資規模較大的上海客商有近40人,矽潤半導體、雷勃電機、正豐閥門、呂巷汽車后視鏡等在建或投產項目36個,總投資達51億元。
為加快接軌上海步伐,8月25日,濱海召開全縣接軌上海工作會議,進一步明確了該縣接軌上海的目標、任務和措施,重抓產業項目、載體平臺、科技人才、公共服務、營商環境、基礎設施“六個接軌”,切實加強與上海全方位、多層次、實質性的交流和合作,加快融入長三角經濟區,確保在承接上海產業輻射和企業提升式轉移等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
園區是推進工業高質量發展的主戰場。今年來,濱海持續開展“產業項目載體攻堅年”活動,突出綠色集約發展,堅持以“畝產論英雄”,開展工業企業資源集約利用綜合評價,通過依法收回、“騰籠換鳥”等方式推動閑置或低效土地廠房優化整合。對園區100多家企業,選擇其中30家骨干企業扶持做大做強,更多企業通過兼并重組等組合政策關停并轉,為新興產業騰出發展空間。
突出優化園區發展模式,探索“一區多園”,圍繞創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一體化推進工業園、沿海工業園、醫藥產業園、農業園和鎮(區、街道)全民創業園建設,園區承載能級持續提升。國家一類開放口岸建設工作有力推進,“三港”累計完成投入275.9億元,“挖入式”內港池一期工程全面開工,物流園、10萬噸級碼頭航道疏浚、液體散貨碼頭加快建設。沿海工業園功能性項目基本配套,企業信息化監管水平穩步提升,智慧園區二級平臺聯網28家,醫藥產業園、全民創業園基礎設施加快完善。下半年,濱海將持續加強基礎設施、公共服務、激勵政策的有機集成,確保爭創市5A級園區5家以上、4A級園區8家以上,省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臺3家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