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新時代 新作為 新篇章】創新城市評價躋身第一梯隊 南京創新驅動馬力強勁

        【連網】昨天,在南瑞集團(國網電力科學研究院)電力自動化產品智能制造生產線上,科研人員正在進行研發生產。 楊銘軒 崔曉攝

        2019年1月2日,南京“新年第一會”聚焦創新名城建設,會上亮出2018年創新成績單:7項關鍵創新指標快速提升,其中,全年高企凈增1282家,增長70%;發明專利授權量增長43%,首次躍居全省第1位;南京高新區按原統計口徑提升7個位次,首次進入全國前20強;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全年增長17%,首次突破1萬億元…… 

        習近平總書記在2017年底視察江蘇時指出,必須有信心、有耐心、有定力地抓好自主創新。一年多來,南京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121”戰略,舉全市之力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創新名城,在國內外各類權威排行榜中的位次全面前移,在《自然》雜志評選的全球科研城市50強中,上升為第12位。2018中國創新城市評價報告中,南京躋身創新第一梯隊,僅次于北深上。創新,正日益成為南京最鮮明的城市氣質、最顯著的城市標識。 

        系統頂層設計,激發各類主體創新活力 

        2018年,南京“新年第一會”為創新名城建設作出系統頂層設計,“121”戰略明晰了目標和定位,一號文件“1+45”政策體系形成了支撐和保障,“十項工程”推動了落地和落實,市場化機制的綜合運用激發了各類主體的創新動力和創業活力。尤其是“一把手”帶頭謀創新、親自抓創新,從市主要領導到各區黨政“一把手”,都把創新作為主責主業,扛在肩上、抓在手上,親自研究、親自部署,發揮了示范帶動作用,形成了強大的工作推力。 

        一流的創新名城,需要一流的創新載體。對外,從世界智能制造大會、軟博會、未來網絡峰會、全球機器人交互技術大會、新技術新產品推介會,

        到圍繞新型研發機構組織的一系列合作大會、簽約和發布活動,再到紫金山創新峰會暨科技體制綜合改革試點十周年論壇,南京創新名城的知名度快速提升。對內,按照“一區多園”發展思路,南京將83個科技園區整合設立為15個高新園區,實現了管理、政策、考核、品牌的四個統一,并依法賦予165項審批權限,打造創新名城建設主陣地。 

        創新系統的頂層設計離不開創新資本。 

        針對科技企業初創階段融資難問題,去年,注冊資本50億元的科創投資集團組建運營,通過政府引導帶動社會資本,集聚各方資源投向早期科技創業類企業,為科技企業初創發展提供“第一桶金”。據悉,科創基金投資領域限制較少,主要圍繞科技創新這個核心要求,重點鼓勵與南京新型研發機構及新型研發機構群合作成立天使子基金,推動子基金投向南京具有高成長性的早期科技創新項目。在政府投資引導下,南京經備案的私募基金管理規模超1850億元。 

        市場化運作,打造集聚創新資源“強磁場” 

        2018年12月21日,由中國工程院院士、南京大學環境學院教授張全興領銜建立的南京大學生物基材料研究院新簽約落戶江北新區。“南京建設創新名城的力度很大,尤其是新型研發機構的組建,高校的科教資源加上地方政府的共同努力,非常有利于高校科技成果的轉化,這也是我今年80歲還出來創業的原因。”張全興說。 

        去年,南京運用市場化的辦法,實行人才、學科、產業聯動,支持高校院所組建人才團隊持大股的新型研發機構,打通技術向商品轉化的“最后一公里”,取得了階段性成效。南京新型研發機構數量增至208家,合作對象覆蓋41所國內名校以及斯坦福、劍橋等19所海外名校,吸引3名諾獎得主、1名圖靈獎科學家和55名國內外院士等頂級專家來寧創新創業。 

        隨著新型研發機構帶來的創新資源,一批創新集群正加速崛起。 

        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依托雄厚的產業資源和仙林大學城豐富的科教資源,牽頭規劃建設了“中國(南京)智谷”。通過深化與南大、北大、南郵、中科院上海光機所等知名高校院所合作,建設了人工智能新型研發機構15家,落戶人工智能企業達120多家,預計去年人工智能企業營收將超過100億元。 

        圍繞“4+4+1”主導產業做好移大樹、育樹苗、老樹新芽“三棵樹”文章,一大批體量大的先進制造業項目相繼簽約、建設和投產,科技“小巨人”企業和新經濟平臺型企業呈現集聚態勢。

        去年8月18日,格力電工(南京)有限公司、格力新元電子項目在江寧濱江開發區投產、落戶。儀式上,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董明珠難掩興奮:“我們的電子項目從簽約到投產,僅用45天。全國任何一個地方都沒有實體企業投產可以有這么快的速度。”按照她的計劃,格力電器2023年的目標產值是6000億元,里面有20%應該在南京,也就是1000億元以上。 

        今年,科技“小巨人”企業繼續加速集聚。1月21日,知豆電動汽車有限公司、浦口經濟開發區和金沙江資本簽訂協議,投資120億元在浦口經濟開發區建設年產20萬輛知豆新能源整車項目。項目一期10萬輛整車(純電動)建設項目達產后,預計實現年銷售額100億元,二期20萬輛整車(純電動)建設項目達產后,預計實現年銷售額200億元。 

        乘勢而上,實現新的更大躍升

        2019年是創新名城建設的深化拓展之年。如何進一步拓寬視野、深化認識,乘勢而上、一鼓作氣把創新名城建設推向新的高度?2月11日,春節后第一場全市性大會給出清晰路徑:緊盯深圳等城市創新驅動發展的新思路新舉措,全面實施“六大計劃”,面向全球集聚創新資源,確保創新名城建設各項指標在2018年良好起勢基礎上實現新的更大躍升。 

        市委市政府在2018年一號文件的基礎上,繼續圍繞創新工作出臺了今年一號文件《關于深化創新名城建設提升創新首位度的若干政策措施》,強化了“六化”導向,重點在市場化、高端化、國際化、融合化、集群化、法治化等方面,探索新的機制,形成新的支撐,打造更優創新生態。

        市科技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南京將建立高新技術企業梯度發展推進機制,凈增高新技術企業900家、力爭1000家,打造“科創企業森林”。同時,推動網絡通信與安全紫金山實驗室高效運作,啟動建設“揚子江生態文明創新中心”,加快取得一批重大原創性成果。 

        作為創新名城建設的“當頭炮”,今年的新型研發機構建設工作將進一步開拓思路、開疆拓土,吸引更多龍頭企業、跨國公司、創投機構等全面參與,力爭全年新備案新型研發機構100家以上,新增孵化引進企業2000家以上。同時,支持領域相近的新型研發機構組建聯合體,打造產業技術研究院,共同推動特色學科群向產業創新群轉變。 

        城市“硅巷”建設成為今年南京優化主城區創新生態的重要路徑。玄武、秦淮、鼓樓三區已率先行動,通過改造老廠房、盤活老校區等,充分釋放創新空間,嵌入式容納更多創新創業者,打造校地融合、產城一體、創新創業活躍度高的“硅巷”。

        本報記者 毛慶

        相關新聞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韩精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练瑜伽的时候进入| 天天爱天天做天天爽| 久久综合九色综合欧美就去吻| 男女爽爽无遮挡午夜动态图| 国产区视频在线观看| 777奇米影视视频在线播放| 性色av闺蜜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隔壁老王影院| 毛片色毛片18毛片美女| 厨房切底征服岳| 麻豆精品一区二区综合av| 国产精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一级一黄在线观看视频免费| 日韩在线电影网| 亚洲日本欧美日韩精品|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国产动作大片中文字幕| 手机看片你懂的| 夜夜高潮夜夜爽夜夜爱爱一区| 中文字幕第二页| 最新中文字幕在线播放| 亚洲欧美成人在线| 第四色婷婷基地| 国产专区在线视频| 国模私拍福利一区二区| 国语对白在线视频| 一个人看的片免费高清大全| 日本一道在线日本一道高清不卡免费| 亚洲国产婷婷综合在线精品| 男人和女人爽爽爽视频| 四虎影视成人精品| 麻豆国产入口在线观看免费| 国产精品毛片va一区二区三区| japanese国产中文在线观看|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夜夜嗨|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播放在线| 波多野吉衣中文字幕| 免费观看女人与狥交视频在线| 色噜噜狠狠色综合欧洲selulu| 国产成人午夜片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