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3月份,如皋兩則暖新聞,經新華社、人民日報等央媒傳播后,引起廣泛關注。
《扛鋼管女工掏出一把硬幣后痛哭,法院里這一幕讓人淚目》一文講述的是,一位如皋婦女在丈夫因病去世后,靠著扛鋼管賺錢還債,用柔弱的雙肩扛起了誠信,擔當起為老公還債的責任,終于還清所欠的10萬余元。
親姐姐給五世同堂的馬治元送上生日紅包
《弟弟過百歲生日,102歲姐姐送紅包,網友:太羨慕!》,關注的則是五世同堂的馬治元老人在過百歲生日之時,還有一位親姐姐送上生日紅包。
文明實踐的如皋故事,折射的是如皋百姓誠信擔當、和睦幸福的精神品質。問需于民補短板,精準施策全覆蓋,如皋如火如荼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全社會認知認同、主動參與的新風迎面撲來。
撲下身子問需求
文明實踐點建到百姓“家門口”
2月14日,家住通州新壩的秦娟喜迎新年“開門紅”,她在九華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舉辦的“春風行動”招聘會上應聘成功,與九華鎮通龍機械公司達成就業意向,隨即入職。“我原來在企業上班,因為不景氣就下崗了,來九華走親訪友,志愿者告訴我招聘信息,我想這里離家也近,就來試試,沒想到一來就成了。”秦娟開心地說。
打通村民就業的最后一公里,如皋開展“樂業皋城、 筑夢未來”主題實踐活動,“春風行動”招聘大篷車開到村居,680家企業提供就業崗位1萬多個,現場達成就業意向5939人。
去年10月,如皋成為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全省27家試點縣(市、區)之一。新時代文明實踐的目的是凝聚群眾、引導群眾、以文化人、成風化俗,群眾的需求,就是我們實踐的方向。掌握群眾所想所需的“一手資料”,成了做好試點工作的關鍵。
如皋聘請6名知名社科專家學者組成專項課題研究團隊,實地走訪20多個不同區域、不同發展狀況的社區和村居,召開23場不同層次的座談會,聽取機關黨員、鎮村干部、媒體記者、道德典型、農村群眾、學校師生、外來務工人員、離退休職工等不同社會群體的心聲。群眾反映,有些地方婚喪嫁娶還在搞封建迷信活動,人情負擔重,渴望采取措施遏制愈演愈烈的鋪張浪費之風。百姓有呼聲,如皋市新時代文明實踐移風易俗分中心積極行動,推進村居成立紅白理事會主動作為,把限制人情、大操大辦寫進易懂易記的村規民約,結合送理論、送文藝下鄉,開展一系列“推進移風易俗、弘揚時代新風”活動。黨員干部的長輩去世拒收人情,村民自覺履行承諾,只收200元,盛行的人情風大為收斂。
3月26日,如皋新時代文明實踐文化服務分中心走進江安鎮六團村,為1000多位村民送上文藝大餐。志愿者們通過歌舞、小品等形式,宣傳文明殯葬新政策、婚喪事簡辦的新典型,讓移風易俗的理念得到更多村民的認同。
“這些節目很有意思,都是講的我們身邊事,以前一年忙到頭,賺的錢一多半都上了人情,現在移風易俗,大家響應號召不再攀比,人情輕了,親戚朋友的感情反而更好了。”村民周其中指著墻上村規民約里的“不攀比、 無煩惱”說。
春節過后,就業的需求大幅增加,同時,很多企業也面臨著招工的壓力。針對這一情況,如皋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就業指導志愿服務隊及時開展“樂業皋城 筑夢未來”實踐活動,組織企業進駐鎮村,志愿為群眾和企業搭設“就業”橋梁,利用文明實踐所站等場所舉行招聘會40余場。
貼近群眾,了解群眾所需,服務群眾所急,如皋的新時代文明實踐定位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全覆蓋目標,一個包含8大分中心的市級實踐中心、14個鎮級實踐所、347個村級實踐站全部掛牌運行,還在醫院、企業及諸多公共場所因地制宜設置153個首批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點。目前,站點數量還在不斷增加,文明實踐就在老百姓的身邊、文明實踐點就在家門口成為現實。
精準施策
菜單服務有品牌有溫度
“大家好,我是姚呈明,今天講課不用PPT,就用你們肖陸村為大家專門制作的學習臺歷作為講課提綱。首先請大家翻到1月份……”
2月11日上午,如皋高新區肖陸村正在進行一場與眾不同的理論宣講,臺上理論專家和臺下聽課村民的手中,都拿著一本喜慶的臺歷。這本臺歷是肖陸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聯合文明實踐伙伴,為村民群眾精心打造的。臺歷正面每個月都有一條習近平總書記的金句和一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詞,背面則結合當月節日節氣等特點,設置了服務“菜單”,包含農技知識、社保政策、征兵政策、人才引進政策以及村干部分工聯系情況等內容。春節前,村文明實踐站組織各文明實踐點的志愿者把學習臺歷挨家挨戶送到村民手中,同時也把黨的創新理論和實用政策送到群眾心中。
如皋市肖陸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聯合文明實踐伙伴,為村民群眾精心打造的臺歷
今年以來,針對不同服務對象差異化需求,如皋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精準對接,以8個分中心、14個所為主干,以“送理論、送政策、送文藝、送教育、送就業、送科技、送健康、送法律、送愛心、送禮儀”等“十送”品牌為基礎菜單,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志愿服務活動。
組織理論宣講志愿者集體備課
一季度,如皋圍繞讓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結合黨員冬訓,姚呈明理論武裝工作室的宣講志愿者帶著新理論、新思想、新政策,走進村居巡回宣講,創新開展“理論進家”巾幗巡回宣講活動,組織實施理論宣講500余場次;著眼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結合校園文化活動、課堂閱讀,開展“習語進校園”主題實踐活動;滿足農村醫療服務需求,開展“東皋杏林”傳承仁愛主題實踐活動,臨床醫學、中醫學、康復醫學等專家走村入戶,提供健康科普、醫療服務,目前開展60多場次,受益群眾1萬余人次。
不僅有基礎菜單,如皋的新時代文明實踐推出眾多品牌特色菜單。“‘東皋杏林’活動很好,但是很多時候因為各種原因不能參加,真可惜。”從微信公眾號上看到群眾留言,如皋新時代文明實踐健康促進分中心的志愿者開拓思路,將志愿活動從線下拓展到線上,通過新媒體平臺推出“健康慕課”欄目,你點我送,邀請專家視頻開講,目前“開課”10期,內容涵蓋小兒退熱、舒經活絡、婦科健康等實用知識,贏得群眾的點贊。
知行合一
文明實踐可見可感可學
知中有行,行中有知,是為知行合一。新時代文明實踐,就是要踐行并傳遞文明“真知”。如皋的新時代文明實踐“見人見事見活動,有聲有色有結果”,這結果也體現在越來越多的社會力量從認識到認同,再到主動參與,成為實踐的一分子。
“有只小豬叫肥肥,她長得肥頭大耳……”3月31日,新一期的“星星樹故事會”在如皋少兒圖書館舉行,愛行動實踐中心的小志愿者謝章祺正在聲情并茂地為大家講故事。謝章祺在學校就是志愿活動的積極參與者,平常參加義務勞動、關愛老人、同學互助等活動。
如皋市圖書館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者“走進24小時自助圖書館”
今年以來,如皋推動新時代文明實踐進校園、進社區,88所學校5000多名老師、8萬多中小學生參加志愿服務“滿天星”行動,服務項目涉及家庭教育指導、未成年人思想教育、小手拉大手——移風易俗、伙伴互助、自主管理等。
位于如皋市如城街道的斯密特森光電科技有限公司以“仰望星空”為主題的科普講座送到該市如城小學
3月下旬,國網如皋供電公司如城供電所新時代文明實踐點掛牌,以一個臺區為一個服務網格,對接轄區內的困難群體,開展志愿活動,以“愛如電”為名,“點‘亮’你我一片天”。國家電網如皋公司多年持續開展志愿服務活動,今年,在原有服務的基礎上,以各個供電所為基礎,創新打造“愛如電”品牌特色文明實踐點。
3月22日,長江鎮聯合如皋市綠色科普協會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世界水日”科普宣傳活動。綠色科普協會的志愿者們被大家親切地稱為“民間河長”,他們自發深入如皋廣大農村,開展水體檢測活動,先后對長江、通揚運河、如海河、如泰運河等河道開展巡查守護105次,協助處理生活污水直排、河道岸坡雜物亂堆亂放等問題。
類似“民間河長”這樣的志愿者和志愿組織,在如皋還有很多,學雷鋒義工站、青草社、綠葉義工、“愛心動”實踐中心、公益順風車……作為新時代文明實踐的先行者,通過創新服務,源源不斷地為如皋建好新時代文明實踐注入新動能。
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者在如皋馬拉松現場
在如皋,新時代文明實踐不僅看得到,可感受,還切身可學習。從3月初啟動“微笑之城 大愛如皋”志愿接力馬拉松文明實踐活動至今,累計接力超過25棒,開展志愿服務活動1100余場,服務群眾超過10萬人。在這場新時代文明實踐的接力中,中小學生、企事業單位、新社會組織,紛紛接力,文明實踐的隊伍越來越壯大。
“傳播好聲音,凝聚干群心,打通宣傳群眾、教育群眾、關心群眾、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的蓬勃開展,讓廣大市民從被服務者轉變為服務者,自覺加入志愿服務行列中來,給他人更多的關愛,給社會更多的正能量,文明之花在雉水大地處處綻放。”如皋市委書記、市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主任張建華說。(楊新明、朱登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