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4月29日上午,連云港市舉行5G網絡建設與應用戰略合作協議簽約活動;5月18日,連云港市首個5G網絡電話撥通;今年年底,連云港市將建設5G基站2000個,中心城區和縣城實現5G信號全覆蓋……眼下,連云港正借助5G推動大規模的技術改造,推進“5G+工業互聯網”典型應用場景,推動車聯網、物聯網產業駛上“快車道”……通過發力“新基建”,激發出發展新動能,一批新項目、新工程、新工廠加快建設。
面對疫情防控常態化,連云港緊抓“新基建”歷史機遇,向數據要效率,以“新”“基”“建”三個字謀破題,加速跑回高質量發展的軌道。
新基建帶動新增長
據了解,為了推進城市新基建建設,連云港市與四大運營商進行全面簽約,覆蓋所有縣區,總投資達到180億元。計劃到2022年底,全市5G基站達到7000個,縣級以上城區、重點鄉鎮鎮區及各類產業園區基本實現5G網絡高質量覆蓋,個人用戶達到100萬個,企業用戶數超過1000家。其中,2020年計劃投資7億元,建設5G基站2000個,中心城區和縣城實現5G信號全覆蓋。
上半年,連云港市上下全力推動新基建發展,一個“新”字,成為發力“支點”———連云港市《關于加快新型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擴大信息消費的若干政策措施》正式發布,“新基建”“新消費”“新制造”成為其中的關鍵詞。
海頭鎮的網紅主播們是連云港最早嘗鮮5G服務的人。5月17日,中國移動江蘇公司開展的“5G直播,5城連麥”活動如期舉行,連云港移動直播間設在了中國海鮮電商第一鎮———海頭。該項活動實現了江蘇最東(如東)、最西(豐縣)、最南(吳江)、最北(贛榆)的連麥,全程通過移動5G網絡手機直播,90分鐘的直播時間獲得2.9萬的點贊量。連云港移動公司員工岳健說:“海頭鎮的蘇魯海鮮市場等熱點集貿區域都有了移動5G網絡。”
這僅是5G給連云港帶來的變化之一。2019年,中國電信連云港分公司在花果山建成了5G基站。“我們已經完成了在花果山的5G基站建設。”時任中國電信連云港分公司新興ICP部副主任顧成煒介紹,這個基站可以支持4K高清直播。如今,這樣的基站正在連云港全面開花。
隨著“新基建”領域市場準入的逐步開放,政企合作的步伐也愈發頻繁。2019年,徐圩新區宣布將與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連云港分公司就共同建設5G網絡及智慧園區信息化建設達成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根據協議約定,雙方將依托“互聯網”,推動全國首個5G智慧石化園區建設。該項目預計在8個月內完成基礎設施建設。該項目充分利用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連云港分公司的網絡和技術資源,在運行監管、決策支持、應急指揮、移動執法、災備中心、呼叫中心、新媒體等相關領域開展有效合作。目前,該項目正在加快推進。
從消費到生產,從企業到園區,新基建在港城持續發力。連云港市發改委重大辦主任許彬山介紹,如今,連云港各縣區紛紛以大項目為牽引,“新基建”投資可謂“大手筆”不斷,并迎著投資風口“比學趕超”。
新基建引領高質發展
全面啟動“寬帶 5G 千兆Wi-Fi”三千兆升級,支持Wi-Fi6的千兆Wi-Fi網絡建設,加快建設城鄉一體化精品網絡;推進電信運營企業、重點企業開展工業互聯網內網建設改造,打造“5G+工業互聯網”典型應用場景;加快實施連云港移動大數據中心、中國電信(連云港)天翼云中心、中國聯通(連云港)智慧城市云數據中心暨研發基地、“一帶一路”互聯網數據自由交換共享試驗區項目,滿足網云一體化基礎設施對5G大數據產業的保障要求……這一項項新基建計劃讓大家看到了港城新基建的力量。連云港市工信局投資與技術改造處周健介紹,當前,連云港市正在積極發揮投資“壓艙石”作用,按下“新基建”提速鍵。
“‘新基建’具有鮮明的科技特征和科技導向,這對推動轉型升級有巨大促進作用。”江蘇省社會科學院財貿研究所所長孫克強分析說,像通過5G技術打造信息高速公路升級版,可為智慧城市建設、工業物聯網、車聯網、智慧農業和智慧醫療等領域的發展提供新機遇。
“‘新基建’的產業導向與港城產業發展戰略高度契合。”連云港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連云港正積極搶抓新經濟機遇,借助區域核電優勢,瞄準高端軟件、智能終端、大數據、工業互聯網等領域加強產業對接,為連云港未來謀劃新產業。
目前連云港市可以承接新基建機遇的產業并不少。例如東海、海州可圍繞石英晶體元器件、集成電路封裝材料、太陽能電池及組件等產業特色,積極引導企業加強資源整合,提高核心競爭力,形成行業拳頭企業。贛榆、東海等縣區可著力扶持重點電商企業做大做強,提高連云港市電子商務實力,培育2至3個具有影響力的區域性電商平臺。并以第七一六研究所、紫光云數等重點企業為牽引,帶動關聯產業協同發展,構建互聯網產業新生態,培育基于數字、網絡、多媒體、虛擬現實等多種高新技術應用的新興業態,加快動漫游戲、移動媒體、數字創意等新興產業發展,催生新增長點。開發區、徐圩新區可推動連云港市龍頭企業積極發展企業級平臺,開發滿足企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需求的多種解決方案,圍繞優勢行業,培育1至2個具有國內領先水平的工業互聯網標桿工廠或行業級平臺。
以“新基建”帶動產業聚合、夯實產業之基,推動了連云港先進制造業集群的培育。目前,連云港市計劃圍繞醫藥、石化等重點行業,加快推進智能制造示范車間和示范工廠建設,實施一批重點智能制造項目。選擇有一定智能制造基礎的企業,建立智能制造培育項目庫,組織專家團隊開展智能制造咨詢診斷,指導企業制定智能制造實施方案。并為企業智能制造融資提供銀行、機構金融支持,培育各級智能制造示范試點。
優化環境助推新基建
經過多年發展,傳統基建的邊際效用和收益遞減。而新型基建以技術創新為底色,既可短期創造就業和增長,也可促進結構轉型升級,帶動江蘇經濟的中長期健康發展。
為了更好地推進新基建,連云港市還出臺了一系列的舉措。連云港市工信局信息化發展處處長李秀云表示,目前連云港市對符合國家財政部等四部委《關于軟件和集成電路產業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有關問題的通知》(財稅〔2016〕49號)相關條件的軟件企業,按照相關稅收優惠政策執行。軟件企業人員薪酬和培訓費用按實際發生額在企業所得稅稅前列支。制造業企業發生符合條件的信息化建設費用可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對新型信息基礎設施新增項目,放寬用地納稅條件。
此外,連云港市落實省“雙創計劃”“333”工程,引進一批信息技術領域“高精尖缺”“卡脖子”人才及企業家。落實市委“人才新政20條”,優化創業創新環境,完善激勵保障機制,大力引進信息化領軍人才和創業創新團隊,依托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企業技術中心,培養造就一批掌握信息化核心技術、具有國際前沿水平的科技領軍專家、高層次專業人士和職業技術人才相結合的人才梯隊。加強CIO隊伍、網絡信息安全人才和企業工業信息安全人才培養。 □ 周瑩 連工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