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按市場價20元錢1公斤計算,俺今年3個棚夏黑葡萄就能收入30萬元。” 日前,連云港東海縣石梁河鎮勝泉村農民于勝軍指著地里一串串誘人的葡萄,高興地算起了經濟賬。
火熱的天氣擋不住游客到石梁河鎮采摘葡萄的美好心情。走進該鎮帕蒂亞葡萄莊園成片的果園里,隨處可見成串的葡萄掛滿了枝頭,處處都是果農們忙著管理葡萄的身影,葡萄架下農民直播賣葡萄的聲音此起彼伏,許多客商也在田頭提前預約采摘。享有“蘇北吐魯番”美稱的石梁河鎮萬畝葡萄基地內果農們又迎來了一個大豐收。
“這味道,絕對了!”在該鎮“帕蒂亞”葡萄莊園內,來自山東的一名游客,手中提著一串發紫的“夏黑”葡萄,摘了一顆放在口中,閉著眼睛說:“真甜!”
“我們一畝地只種植8棵葡萄,每棵葡萄占地七八十個平方米左右,根域都限制在一定的空間內,限制其無序生長。同時,用物聯網技術指揮葡萄生長,水肥全部實行一體化。”莊園管理人員劉榮說,“這樣種植出來的葡萄糖含量高、風味色澤好,很受游客們青睞。”
近年來,為避免葡萄集中上市,石梁河鎮在縣林業、農開等部門的支持下,注重葡萄品種改良,先后從國內、國外引進了美人指、紅乳等近30個早、中、晚熟品種,并通過了省級無公害葡萄生產基地和無公害果品資格認證。在穩步擴大葡萄種植面積的基礎上,不斷加大科技、財政扶貧資金投入,引進推廣葡萄新品種。聘請市、縣果樹專家深入田間地頭授課,手把手傳授葡萄種植技術,每年舉辦各類培訓班50多次,發放宣傳資料2萬余份。
為拓展銷售市場,該鎮采取“政府搭臺、果農唱戲”的形式,每年舉辦葡萄采摘、名優葡萄品種展示、葡萄大比武、家庭親子游園同樂會、趣味海吃葡萄比賽、贊葡萄吟詩繪畫現場表演等一系列活動。該鎮葡之源項目是與上海交大合作的葡萄新技術示范基地,建設成集葡萄文化博覽、精品采摘、種植示范種苗培育、倉儲冷藏、葡萄加工、電子交易、科技培訓八大功能于一體的綜合性生態觀光園,通過農業休閑觀光旅游元素與葡萄文化博覽的有機結合,打造風景秀美的蘇北首家葡萄主題公園,塑造蘇北吐魯番新名片。目前,該鎮栽植葡萄已發展到1.6萬畝,果品30多個,年產鮮果3萬噸,年收入超2億元。(傅本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