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連云港山海風光得天獨厚,歷史文化源遠流長,自然、人文交相輝映,素有“東海第一勝境”之稱。近年來,連云港積極探索“文化+旅游”發展模式,走出一條文化與旅游融合發展新路。
完善服務體系,公共文化產品增量提質
“旅游是產業,更是社會文化事業。”連云港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黨委書記、局長晏輝說,連云港通過促進文化旅游深度融合,既為游客提供了高品質旅游產品,又提升了市民的獲得感。
悠揚的淮海戲曲伴隨著燈光璀璨的老街夜景,觀光游覽的人群中不時響起掌聲、喝彩聲,“國粹非遺 唱響港城”戲曲快閃在連云港市街頭巷尾巡演;陣陣悠揚的旋律從連云港市文化藝術中心傳來,“絲竹華韻”和“絲路和鳴”民族音樂會在這里上演……
2019年,連云港共舉辦群眾文藝活動、廣場文化系列活動等各類展演展映2萬場次,完成了送戲下鄉1200場次,組織《孤島夫妻哨》《廉錦楓》等一大批優秀劇目走進校園、社區、農村,雅俗兼具的公共文化服務讓市民的業余生活文藝范兒十足。
豐富的文化產品依托于成熟的服務體系。近年來,連云港持續推進街道文化站、社區文化中心、社區文化廣場、社區文化活動室等公共文化設施建設,不斷加大公共文化場館提升改造力度。截至目前,已建設完成1690個村(社區)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覆蓋率達100%,萬人擁有公共文化設施面積約2500平方米,基本實現覆蓋城鄉、便捷高效的現代化公共文化服務體系。
下一步,連云港將繼續加大文化惠民工程實施力度,將“送文化”與“種文化”相結合,提高基層公共文化產品供給水平。扶持和引導業余文藝社團、民營劇團、網絡文藝社群、鄉土文化能人等開展群文創作演出活動,推動各類文化產品、文化惠民項目與群眾文化需求有效對接。
做項目建品牌,激發文旅消費潛能
記者近日在連島景區看到,不少沿線圍擋已被全部拆除,通過實施復綠工程,一個開放式海島公園將呈現在游客面前。作為省內最優質的海濱旅游度假地,連島景區將目標鎖定在打造活力海濱風情小鎮上,科學制定整改提升實施方案,排定9大類163項具體任務,著力打造美麗風景、提升基礎服務、豐富旅游業態,重塑海島形象,擦亮山海品牌。
聚焦品牌效應,近三年來,連云港大力發展夜游經濟,郵輪、游艇產業,開發海洋、海島旅游,開發低空飛行、房車露營、文化演藝、民宿民俗等旅游新業態,全市建設文旅項目近200個,實際完成投資超1000億元,初步形成以山海旅游為主導、新興業態為特色的文化旅游產業集群。
同時,策應高鐵時代的到來,連云港市加快文化資源和旅游資源的整合,完善了集景區、旅游住宿、旅行社、旅游交通、旅游餐飲等在內的綜合產業體系。突出從供給側和需求側兩端發力,全力提升文旅服務及接待能力和品位,激發文旅綜合消費潛能釋放,制定出臺《關于促進旅游高質發展若干政策措施》,培育了鹽河巷、民主路、巨龍街區等一批夜間文旅消費集聚區,傾力打造“一帶一路”交匯點的“不夜之城”。據統計結果顯示,2019年全市接待國內外旅游者4203萬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588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0.4%和10.6%,旅游產業增加值達240億元,占全市GDP達7.8%,旅游業已經成為全市重要的支柱產業之一。
發出連云港聲音,宣傳推介持續提升效益
“2019年是文旅融合深入推進的一年,中央到地方的文化和旅游機構改革基本完成,文旅融合的體制機制日益完善。連云港市堅持‘宜融則融、能融盡融,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的工作要求,深入挖掘特色文化旅游資源,加強對外交流合作,大力開展城市文化旅游宣傳推廣,著力打造文化精品和旅游品牌,城市知名度和影響力顯著提升。”連云港市文廣旅局相關負責人介紹。
全球首架西游文化主題全彩噴繪飛機——“連云港號”首航,連云港—西安“花果山號”高鐵旅游品牌列車首發,江蘇女子民樂團《重走絲綢之路·傳遞江蘇聲音》《蘇韻流芳》等特色音樂會先后在10余個國家以及國內26個省68個城市巡演,連年舉辦“連云港之夏”旅游節、連云港絲路音樂節、連云港市文博會等一批文旅活動和展會展覽……連云港市深厚的歷史文化、西游文化以及獨特的旅游資源得到了更集中、更廣泛的傳播,“大圣故里 西游勝境”神奇浪漫之都連云港城市品牌正在打響。
當前,連云港市文化旅游產業發展已步入全域旅游、文旅融合發展新階段,連云港將繼續充分發揮文化旅游資源優勢,重點在體驗項目、住宿、餐飲、文創產品開發等方面加大投入力度,不斷完善促進文化和旅游消費政策,全力推進全域旅游,著力打造多種形式文化旅游新業態,促進文化旅游產業提質增效快速發展,奮力譜寫連云港市文化旅游業發展新篇章。
( 閆 偉 歐勇軍 吉鳳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