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 李慧 王蘇海
近日,連云港灌云縣四隊鎮種糧大戶吳述階的優質水稻田里一片忙碌。在飛防員的遙控下,隨著指示燈閃爍,一架載滿藥劑的植保無人機騰空而起,在稻田上空來回穿梭,白色霧狀農藥紛紛噴灑到稻田中。
眼下,正是水稻抽穗揚花期,也正是防治穗頸瘟、稻曲病、二化螟、稻飛虱的最佳時期,現在有了無人機噴藥,種植大戶再也不愁找不到雇工噴藥了。望著綠里透黃的稻田,吳述階掩飾不住內心的喜悅:“今年又是一個豐收年啊!”
“無人機打藥十多元一畝,省藥、省工、省力,噴灑均勻,這效率,真是沒話說了,簡直太漂亮了。”在現場,圍觀的村民連連贊嘆。記者看到,隨著無人機飛過,無人機上面的螺旋槳形成的一陣陣旋風“壓倒”了一塊塊水稻苗,同時把水稻苗吹開打藥,將噴藥覆蓋得全面均勻。待無人機飛過,水稻苗立馬又重新直起了“腰”。
中南村會計張丙超認真算了一筆經濟賬:“防治水稻病蟲害,農民傳統的方式是人工打藥,一畝地得花費十六七元,費時不說,噴灑還不均勻,一個人一天最多噴灑10多畝。用無人機打藥,一架無人機一天最少作業300畝,效率是人工的20倍!”
土地流轉政策形式下,不少農戶大規模經營農田漸成趨勢,傳統的人工噴藥和機械噴藥方式已不能滿足農業發展中的病蟲害防治需求。植保無人機具有效率高、速度快,可以減少農藥和水的用量,降低人力、物力等防治成本,提高防治效果,減輕農藥對環境的污染和作業人員的二次污染和使用方便高效等特點,正廣泛用于植保作業、林業監測、作物授粉、土壤濕度監測等領域。無人機自然而言已成為種田大戶的“新寵”。
隨著一架架無人機懸空定點、直線勻速、轉身回頭,不到3個小時便完成了50畝稻田的農藥噴灑作業。無人機飛防員邵勇也給記者算了一筆賬:“50畝水稻,如果人工噴藥至少要3天,人工成本900元,農藥成本1875元;而用無人機半天不到就能噴完,人工成本可節約300元,農藥成本減少200元。從5月中旬開始,就處于業務繁忙狀態,我們無人機現在的訂單爆滿,已經預約到了9月底。目前已服務農戶約120戶(次),作業面積2000畝。”
四隊鎮是灌云縣農業大鎮,今年水稻種植面積7.2萬余畝,年初,四隊鎮主動與縣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牽線搭橋,先后協調8架無人機,在全鎮推行無人機飛防作業,目前已經完成水稻噴藥1.5萬畝。僅此一項,可為農戶節省一筆不小的開支。
“我們要高效利用高新農業技術、高產優質良種、先進農業機械設備和科學管理等手段,爭取在水稻病蟲害防治上全面推廣采用無人機噴灑防治技術,力爭打造出1萬余畝標準示范田,生產出更多更好更優質稻米,真正實現今年秋季豐產豐收,鼓起農民的‘錢袋子’。”該鎮分管農業的副鎮長吳曉青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