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徽式建筑錯落有致,大門前竹葉掩映,綠意盎然,這個民宿般的小庭院是連云港徐山中心小學教職工之家“里仁居”。“就像是老師們的另一個家。”徐德強在徐山中心小學執教20年,他說,住進“里仁居”后才真正有了“學校是我家”的歸屬感。
▲徐山中心小學“里仁居”
東接土城,南靠城頭,西連夾山,徐山鄉是交通不便的山村。20年前,徐德強畢業后回到家鄉徐山鄉教學,在徐山中心小學成為一名數學老師,他在撰寫工作匯報時最常用的詞就是“偏遠山區”和“經濟落后”。
▲“里仁居”里的教職工宿舍
那時,他還住在滿墻掉灰的職工宿舍,一間房子兩張床,一個拉線燈泡不明亮,用水要到院子里唯一的水龍頭那里拿桶提。回憶起那時候的住宿條件,徐德強說:“條件實在太差了,要不是因為家在這里,我應該不會來這工作。”
最難捱的是夏天,職工宿舍沒有熱水器和洗澡間,徐德強和同事白天通常會在院子里放一桶水,曬上一天,水就熱了,趁人少的時候把桶里的水澆到身上就算沖涼。“男教師還好,女教師更辛苦。”徐德強感嘆,從前的職工宿舍是一扇玻璃門,屋里沒鎖,門外的鎖也是釘子釘到木門上,“沒有一點安全感。”
“2001年的時候,有位年輕的體育老師被分配到這里,只待一年就走了。”因為住宿條件差,學校很難留住人才。“那些大學生在學校條件都很好,這里的條件對他們來說簡直是天壤之別。”徐德強說,2013年至2017年的4年間,徐山中心小學一共分配到46名教師,而流出的教師有45名!2015年,教師住宿樓遷到了徐山鄉政府辦公樓舊樓,墻壁不再掉灰,屋子里多了一臺風扇,但依然沒有自來水。
▲教職工食堂
全面小康,教育先行。2016年,贛榆區教育局在廣泛調研的基礎上,意識到教師“下不去、留不住”是制約基層教育發展的突出問題。為了讓鄉村教師安居樂教,教育局啟動了“六有”安居工程建設,投資2000萬元新建“六有”宿舍。“所有宿舍都有內部衛生間,有空調、熱水器、有線電視、網絡和防盜門。”目前,贛榆區已合計新建教師宿舍307間、食堂47間,惠及65所初中、中心小學、完小及教學點的800余名教師。
▲教職工宿舍內的熱水器
隨著“里仁居”的建成投用,徐德強搬進新建好的職工宿舍后感慨萬分。“下班后,有空調,24小時隨時有熱水,忙了一天回到這里覺得很舒心。”徐德強說,住在“里仁居”,舒適感和幸福感都上來了,老師們教學的勁頭也上來了,很多年輕教師都在這里安了家。“現在大家寫工作匯報,最常用的詞就是‘山清水秀’、‘宜居’。” (李家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