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通訊員 桑懷華)9月22日是豐收節。日前,在連云港市東海縣山左口鄉左莊村北一塊花生農田里,哈尼族的李才學、宋發花等人正忙著收花生。看著粒大飽滿個個雙仁的豐收果實,身著少數民族服飾的媳婦們春風滿面,笑意盈盈。在左莊村由少數民族婦女自發組成的秋收互助小組成為鄉村一景。
左莊村有少數民族婦女26人,分別來自哈尼族、白族、苗族、彝族、回族、布依族、蒙古族等13個民族。這26名少數民族媳婦的個人和家庭情況不盡相同,但在生產生活中,她們是好鄰居好姐妹好朋友。
來自云南的白族媳婦李小會,10年前在浙江寧波一服裝廠打工認識了現在的丈夫,隨后跟著丈夫來到了左莊村,現在她已經是兩個孩子的母親。丈夫在外打工,她就在家照看孩子,不開口說話,基本看不出她來自少數民族。
與李小會情況相似的村里還有很多,她們大部分來自云南,在打工期間認識自己的另一半,隨后就跟隨另一半嫁入當地。由于離娘家較遠,同時又要照顧丈夫和孩子,有的好幾年才能回趟娘家,“我們也想回家看看,但是相距太遠了,幸好現在都有智能手機,我會常跟家里視頻通話,平時也會給父母寄點東西和錢。”村民馮尊蘭的大兒媳李勇車是彝族人,8年前,經其表姐介紹由云南嫁入左莊,“她特別能干,家里的活,田里的活,都做得很好,還時不時給我們老人買食物和衣服,對二兒子家的小孩就跟親生一樣。”對于這位少數民族兒媳,馮尊蘭非常滿意。
無論農閑還是農忙她們都會常聚一起,嘮嗑、唱歌、跳舞,尤其到農忙季節,她們都會三、五人組成一個互助組,在勞力、農具、照顧家庭上相互幫襯,彌補家庭生產生活短板,使生活過得有滋有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