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 秋季,連云港大地披上了薄薄的金紗。登群山之巔,可見滿目金黃,碩果累累;看群川歸海,白浪翻卷,浪遏飛舟。坐擁國家級森林公園、黃淮海濕地、眾多沿海島嶼的連云港生態資源豐富,動植物資源廣袤,是美麗中國黃海之濱的一顆耀眼明珠。近年來,連云港市始終堅守“綠水青山”,做大“金山銀山”,走出了一條“發展與生態共榮”之路。
藍天保衛戰贏得港城別樣風景
朝陽初上,贛榆海頭漁港海天一色,漁家人唱起了《漁光曲》,揚帆出海。藍天與白浪在朝陽處相接,一片如油畫般的美麗圖景讓人沉醉。
為了維護這片美麗的圖景,連云港按照中央、省委的決策部署,堅決打贏藍天保衛戰。針對影響連云港市大氣環境的五個主要方面,連云港市積極開展工業、機動車、燃煤、揚塵、城市面源、露天焚燒六大污染專項攻堅,集中力量、克難攻堅,不折不扣做好重污染天氣應急管控,逐步實現區域大氣環境華麗蝶變。
強化頂層設計,精準管控大氣。今年以來,連云港市大氣辦印發《連云港市“打贏藍天保衛戰”2020年工作計劃》,部署機動車船尾氣污染、能源消費領域污染、工業污染、揚塵污染、城鄉面源污染五個專項攻堅工作,排定378項大氣污染防治工程項目。連云港市污染減排辦公室印發《連云港市2020年主要污染物減排目標及重點減排項目清單的通知》,進一步明確污染減排項目清單、責任單位和責任人。并根據整治要求,印發《連云港市工業爐窯大氣污染綜合治理實施方案》,通過“淘汰一批、替代一批、治理一批”,強化全過程環境管理,全面加強有組織和無組織排放管控,積極推進涉工業爐窯企業的治理工作。
創新制度建設,探索精確管控。為了更好地治理港城大氣情況,連云港市在市區50個鎮街安裝空氣質量監測設備,全省首個實現鎮街全覆蓋。重點地區建成391個高空高清視頻監控,實現全市主要污染物排放區域視頻監控全覆蓋。率先建立空氣質量“點位長”制度,壓實縣區、鎮街大氣污染防治屬地職責。今年截至8月21日,連云港市區空氣質量優良率達到81.2%,達歷年最高值,同比上升13.1個百分點;PM2.5平均濃度為35.6微克/立方米,達歷年最低水平,同比降低18.2個百分點,兩項指標均達年度考核要求。
從黑臭到清流:港城做出一篇水文章
水,是連云港素來引以為傲的資本,護住這汪碧水,就護住了港城綠色的根脈。連云港是江蘇水生態最豐富的城市之一,溪流、河流、湖水、大海構成了水韻港城的美麗圖景。近年來,連云港市全面實施了碧水行動,深化落實河長制、灣長制、流域長制等責任,全市水環境質量顯著提升。
數據顯示,今年1至7月,連云港全市22個國省考斷面中,有21個斷面平均水質達到年度考核目標,其中18個斷面平均水質達到Ⅲ類水標準,優Ⅲ類水斷面比例為81.8%,同比提高4.5個百分點。其中6個國考斷面平均水質均達到年度考核目標,斷面達標率100%。15條入海河流平均水質全部消除劣Ⅴ類且達到年度考核目標要求。11個縣級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單月水質全部達到Ⅲ類水考核目標要求。
秋季清晨,漫步在達山島上,一群群的鳥兒在水邊棲息、捕食。“進入這個區域,我們明顯感覺到附近的鳥兒比其他地方多了很多。”參與連云港生物多樣性調查的南京大學生態環境規劃院的楊仕雄告訴筆者,“我在這里蹲守了幾天,不僅看到了國家珍稀的鳥類,也感受到連云港近海良好的環境。因為如果近海環境不好,不會有這么多鳥兒在這里聚集。”
為了保護沿海的一個個“鳥類公園”,連云港市不僅要求各個縣區群策群力治理好入海河流,還在省內首創灣長制工作機制,管住沿海水環境。數據顯示,經過一系列的治理,連云港市近岸海域水質大幅提升,2019年首次實現6個國考點位平均水質優良比例100%,取得歷史性突破。連云港市生態環境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因為管理措施得當,以連云港市經驗為藍本的灣長制已經在全省推行,指導沿海地級市全面推進灣(灘)長制工作。
連云港市水環境治理的成效不僅有數據,而且還贏得了自然界“精靈”的口碑。震旦鴉雀就是其中的一個認可者。作為以蘆葦蕩為生存基地的鳥兒,連云港市震旦鴉雀的種群在港城沿海濕地內繁衍生息,其生存空間不斷擴容。一陣風過,震旦鴉雀從密密的蘆葦蕩凌空飛過,讓連云港沿海生機勃勃。
山體復綠變風景 摸清家底保生態
連云港市開發區中云街道的金蘇村,清澈見底的溪流水潺潺,林蔭下時不時響起一陣鳥鳴。然而在幾十年前,這里卻是一片采石場。通過仔細調研,金蘇村“兩委”敲定了以“生態興村”的基本發展路徑,將旅游業作為發展經濟的主要模式,大力開展景區建設。在一眾人堅持不懈的努力下,滿目瘡痍的“瀛洲島”化蛹成蝶,鳳凰涅槃,變為現有面積10.5平方公里、規劃面積16平方公里的國家AAA級原生態旅游風景區,成了遠近聞名的江蘇省“小張家界、小黃果樹”,云龍澗風景區也成為金蘇村新的支柱產業。
為了進一步理清城市生態家底,連云港市實現生物多樣性調查區域全覆蓋,劃定自然保護地29個,總面積達4萬余公頃。如今,連云港市被生態環境部確定為第二批“國家生態環境與健康管理試點地區”,入選“十四五”全國海洋生態環境保護規劃試點城市,贛榆區獲評第三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徐圩新區入選國家生態工業示范園區,連云區正式啟動“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創建。
不僅如此,連云港市還完成農用地土壤環境質量類別劃分,劃定優先保護類耕地586.04萬畝,占比99.74%,并開展農用地安全利用率核算。通過穩步推進54個重點行業企業用地詳查,增補14家重點行業企業開展信息采集,加快海州區新海路東等污染地塊治理與修復,開展建設用地污染地塊安全利用率初步核算,對國家系統內17個地塊進行政策依據完善,確保污染地塊安全利用率達到90%的“土十條”終期考核指標。
綠水青山非等閑。連云港始終將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將生態優勢持續轉化為發展紅利。未來,連云港市也將進一步厚植環境優勢,鍥而不舍,久久為功,讓良好生態環境成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支撐點和人民幸福生活的增長點。(周瑩 王從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