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記者 張晶晶 通訊員 周猛 黃楚鈺)“小區環境變好了,住得心情舒暢。”昨日,提到小區的改變,中儲糧小區的趙阿姨心里樂開了花,自己居住多年的小區大變樣:多年銹蝕漏水的供水管道換成了新的,居民樓重新粉刷,安裝了路燈,硬化了路面,新畫了停車位,安裝了人車識別智能門禁系統、健身器材,以往亂扯亂掛的“蜘蛛網”也都埋到了地下,小區內秩序井然,整體面貌煥然一新。
據了解,始建于上世紀80年代的中儲糧小區,只有2棟樓、92戶居民,是連云區最具代表性的老舊小區之一, 群眾期待小區改造的呼聲日益高漲。今年經過改造提升之后,小區不僅硬件環境改善了,還成立了物業管理委員會,日常管理也跟上了,小區居民的生活條件得到了極大改善。
中儲糧小區的改造提升,只是連云區66個老舊小區改造的一個縮影。今年,連云區積極響應國家政策、順應群眾期盼,以中儲糧小區為試點,全面破解老舊小區改造難題,持續在工作機制、社區服務、共享共建等方面探索創新,實現了從“政府主導”到“共同打造”,從“傳統物業”到“智慧社區”,從“粗放式”管理到“清單式”管理等多個轉變,為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注入了新的生機與活力。
堅守為民惠民初心。今年以來連云區投入1000多萬元,對城區邊角地、零碎閑置地等區域進行空間改造,既打造特色,建設大公園,增加市民、游客喜聞樂見的主題公園;又見縫插綠,建設街頭游園,將綠色推送到居民家門口,樣樣都是獲得感。今年以來,全區栽植喬灌木6000株,采購草花近200萬盆,復種綠雕、修剪綠籬225萬平方米,中耕除草300萬平方米,整枝修剪2800余株,防寒樹木15000余株。
此外,連云區還堅持從“心”出發,改進志愿服務方式,利用電話、微信群、彩之云APP等,采取“居民點單、組織接單、志愿者送單”模式,開展上門送醫送菜、困難幫扶等系列活動,凡群眾家中有難事、急事、病事或者有矛盾糾紛、空巢老人、留守兒童的,志愿者必上門幫助解決具體困難,推動文明實踐入戶走心,實現鄰里和睦一家親。
一個個鮮活生動的文明實踐活動,一串串實實在在的民生工程項目,正在將城市建設和管理的短板一點點補齊,持續提升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正如居民趙阿姨所說:“連云區做了實事,樹立文明意識,維護城市形象,提升城市品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