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秋日里的灌云鄉村,水稻一片金黃裝點著大地,帶來農民豐收的喜悅。自3月15日正式進駐灌云以來,省委駐灌云縣幫扶工作隊已經駐扎灌云12個鎮街、24個村7個月。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幫扶工作隊24名隊員入駐后迅速轉換角色,第一時間進村入戶,深入田間地頭,建立健全動態監測調整和長效解決相對貧困兩項機制。通過大力實施幫扶項目特別是產業幫扶項目,積極開展各類特色幫扶,帶領老百姓脫貧攻堅奔小康。
灌云縣委副書記、省委駐灌云縣幫扶工作隊隊長吳新華介紹,幫扶工作隊入駐以來,隊員們通過轉換角色,深入摸排調研,及時取得經濟薄弱村和建檔立卡戶第一手資料。與此同時,按照“盯住目標重實效、因地制宜重特色、產業優先重長遠、全程把控重質量”原則,會同縣項目評審專家組,通過“三上三下”項目評審機制,初步確定2020至2021年度幫扶項目89個,計劃總投資1.043億元。幫扶工作隊入駐灌云7個月以來,工作井然有序,幫扶取得明顯成效。截至目前,正在實施的項目41個,已經完成的項目6個。年度省定幫扶資金已基本到位。
黨建引領 走村入戶抓項目
2020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之年。“十三五”以來,省委駐灌云縣幫扶工作隊協調后方單位多渠道累計爭取社會資本4.6億元,實施幫扶項目508個,帶動全縣9.79萬農村低收入人口和50個省定經濟薄弱村實現脫貧轉化。2019年,灌云縣徹底摘掉了貧困縣“帽子”。
本屆幫扶工作隊入駐灌云時,正是疫情防控的關鍵階段。在這一關鍵時期,幫扶工作隊如何全力做到疫情防控、脫貧攻堅兩手抓,向黨和人民交出一份滿意的“幫扶答卷”?
黨建引領、干群同心,才能真正拔“窮根”。為了加強黨的領導、強化黨建引領,充分發揮黨組織在幫扶工作中的戰斗堡壘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確保全面完成今年脫貧攻堅鞏固提升任務,省委駐灌云縣幫扶工作隊入駐以后及時組建臨時黨委,臨時黨委下設黨群、綜合、宣傳、項目產業、統計財務、監督考核等6個支部,同時作為6個業務工作小組,做到了黨政齊抓、協同共管的幫扶機制。
臨時黨委要求各支部(小組)要大力弘揚密切聯系群眾的優良作風,深入幫扶一線,增強同人民群眾的感情,學會做群眾工作的方法,從基層實踐找到解決問題的金鑰匙;要把干凈和擔當、勤政和廉政統一起來,勇于挑重擔子、啃硬骨頭、接燙手山芋;要嚴格黨員教育,落實好“三會一課”等制度,使每名黨員都成為一面鮮紅的旗幟,每個支部都成為黨旗高高飄揚的戰斗堡壘。
“在黨建引領下,按照省委省政府統一決策部署,切實提高政治站位,努力克服疫情影響,緊盯經濟薄弱村集體收入和建檔立卡戶增收,圍繞落實‘任務掃尾、鞏固提升、制度銜接、建立健全長效機制’四項目標,全力奪取疫情防控和脫貧攻堅雙勝利,為‘強富美高’新灌云建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幫扶工作隊隊長吳新華多次在工作例會上反復強調。
為此,幫扶工作隊入駐灌云后,立即啟動走訪調研工作。截至目前,累計召開各類調研座談會240多場、走訪低收入戶2100多戶次、5900多人次。緊緊圍繞“村集體收入”和“建檔立卡戶收入”兩個核心指標,本屆幫扶工作隊全面厘清50個省定經濟薄弱村和24名隊員所駐村集體經濟收入情況,對脫貧不穩定戶和易致貧邊緣戶進行動態監測,緊緊抓牢兩個核心指標。同時,對重點低收入村和低收入戶實行掛圖作戰。通過每月例會通報收入情況,及時發現研究解決存在的問題。
圍繞產業、立足實情編制幫扶項目。為推進項目順利實施,項目考核組專門制定幫扶項目考核辦法,對隊員項目推進情況進行考核。做到“時時查、月月報、季督查、年考核”,項目考核組結合隊員自報、督查及現場考核情況,通過量化指標,給出隊員項目考核得分,并在全體隊員會議上進行通報。
特別是南崗鎮的東于村、張興村,結合當地特點抓產業項目,在短短時間內帶動低收入村和低收入戶增收致富,使村集體經濟收入一舉突破18萬元。
精準幫扶 全面小康補短板
緊盯全面小康補短板,緊扣高質發展創一流。切實提高政治站位,努力克服疫情影響,確保產業富民項目真正落地,充分發揮產業富民項目在脫貧攻堅鞏固提升中的重要作用,成為擺在24名駐村隊員面前的一次“大考”。
在南崗鎮黨委政府支持指導下,省委駐灌云縣幫扶工作隊隊員陳新年協調東于村等17個村作為股東注冊了江蘇連新云嶺實業發展有限公司。該公司主營貿易,帶領17個村兩委班子流轉土地近3000畝,種植花生、紅薯、小麥等作物。目前,公司月營業額超過1000萬元,每月利潤近30萬元。全年預計突破1.4億元,利潤將達400萬元。其中東于村2020村集體收入將超過50萬元。
位于新204國道東側的伊山鎮朱韓村紅薯種植試驗基地,由村集體首期流轉土地約30畝,二期擬擴大至100畝,主要種植高淀粉紅薯。目前,首期幫扶資金投入6萬元,預計產生收益10萬元,凈利潤4萬元,有效增加了村集體經濟收入。“通過優先聘用村內建檔立卡戶就業,將直接或間接帶動20余人增收。紅薯種植試驗基地項目是朱韓村發展村集體經濟的實質性探索。”駐村幫扶隊員雷鵬說。
本屆幫扶工作隊隊員、四隊鎮吳趙村第一書記陳冬雷,被村里的西瓜種植戶親切地稱呼為“吳趙村第一瓜販”。今年夏天,他獲得了后方單位———江蘇核電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短短2個多月時間幫助村里的西瓜種植戶賣出西瓜4.2萬公斤。每公斤“販賣”價格比同期別的小販多出0.6元,在極大地減輕村里西瓜種植戶銷售壓力的同時,還為種植戶增收約2.5萬元。
在產業幫扶的同時,民生幫扶也是脫貧攻堅重中之重。年近六旬的司偉占,已經駐村整整幫扶了7年,灌云電視臺以《七年幫扶路 一片為民情》進行了專題報道。談起幫扶工作,他依然激情滿懷。幾年來,司偉占從侍莊街道的吳王村轉戰下車鎮費莊村,再到東王集鎮興春村,深入村組、田間地頭,掌握脫貧工作第一手資料,分析貧困農戶致貧原因,緊盯脫貧指標,結合實際制定脫貧方案。他積極為幫扶村籌集產業發展資金、新建標準化廠房、新建黨群服務中心、新鋪水泥路、安裝太陽能路燈、籌集助學資金。一件件、一樁樁,都給幫扶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發展動力。
“有了省政協捐贈的辦公桌椅,村里開個大會小會再也不用坐小板凳了。”灌云縣小伊鎮張葛村黨支部書記張朝陽激動地說。今年以來,由省政協辦公廳捐贈的“大禮包”,價值8萬元的辦公家具在小伊鎮張葛村黨群服務中心安了“新家”,改善了張葛村的辦公條件。
駐村幫扶隊員王濤來自省政協辦公廳,是上一屆的老隊員,剛剛獲得江蘇2020年全省扶貧濟困獎。今年以來,他結合政協職能,發揮政協優勢,積極投身精準幫扶,為低收入村困難群眾辦了許多的實事好事,聯系實際發動省市縣政協委員開展慰問、助學、義診和捐贈等活動,累計捐贈助學金10萬元,資助了98名困難學生。“坐在辦公室里是扶不了貧的,我們要做的就是真扶貧、扶真貧。”王濤表示,3年來自己和村里也打成了一片,收獲的是來自老百姓真心的感謝。
本屆幫扶工作隊入駐灌云短短7個月時間,為24個定點幫扶村老百姓發放10萬元的藥品、500個助聽器,助學款及物品超過10萬元,為部分建檔立卡戶減免收視費用4萬元,開展文藝下鄉慰問演出,國慶、中秋雙節前夕全體隊員開展集中走訪慰問全縣部分建檔立卡貧困戶,慰問金及慰問品折合7.15萬元,此外還為部分村捐贈價值17萬元的會議桌椅、辦公電腦等設備……
創新機制 真情幫扶暖民心
“摘帽不摘責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幫扶、摘帽不摘監管”。怎樣讓低收入群眾增收、讓農特產品有市場?這一直是新一屆省委駐灌云縣幫扶工作隊探索的課題。
自入駐灌云以來,幫扶工作隊堅持“造血”幫扶為主、“輸血”幫扶為輔的思路,深入開展精準幫扶,積極創新幫扶方式和機制,堅持把引進外力和增強內生動力結合起來,充分發揮和利用當地的優勢資源,多渠道促進群眾增收致富奔小康。
灌云電商館是省委駐灌云縣幫扶工作隊用幫扶資金建成的幫扶項目,是集農特產品經營及標準化打造、農村電商人才培育為一體的綜合性農村電商公共服務平臺,也是省委駐灌云縣幫扶工作隊后方單位落實“消費扶貧”的重要載體。旨在通過電商帶動當地農產品銷售,增加當地經濟薄弱村和貧困戶的收入,已成為灌云特色農產品的集中展示和銷售平臺。灌云電商館半年以來完成銷售近200萬元,有效提升了灌云農特產品品牌知名度和影響力,促進了農民增收、農業增效。
辛勤耕耘結出累累碩果。今年9月,由灌云縣委縣政府會同省委駐灌云縣幫扶工作隊共同舉辦的脫貧攻堅成果暨農特產品展示展銷會在南京江蘇國際農業展覽中心舉行。“十三五”脫貧攻堅成果展示、農產品展銷等四大版塊全面展示幫扶工作隊助農成效。為期3天的展會共吸引市民現場觀展超過1.2萬人次,網絡直播觀展累計在線人數近150萬人次,線上線下現場共完成交易額800多萬元,現場與5家大型企業簽訂長期合作協議。
“下一步,我們還要發揮幫扶工作隊思路寬、資源廣、渠道多的優勢,為灌云農特產品代言,努力為灌云農特產品拓銷路、增銷量、提效益。”灌云縣委副書記、省委駐灌云縣幫扶工作隊隊長吳新華表示。
在做好幫扶工作的同時,幫扶工作隊還狠抓中心宣傳,創新報道模式,圍繞幫扶中心任務、重點項目、先進典型進行響鼓重錘,實時宣傳。幫扶工作隊統籌協調各方宣傳力量,積極主動對接省市縣媒體,積極投稿,提供新聞線索,配合采訪報道。邀請宣傳部門的領導和專業老師給隊員專題講解新聞寫作方面的知識。成立宣傳報道組,理順投稿渠道,建立稿件層層把關機制。以《灌云幫扶》微信公眾號為抓手,7個月以來,相繼在《中華工商時報》、《新華日報》、中國江蘇網、省扶貧開發網、《連云港日報》等中央、省市級媒體刊發140多篇幫扶工作報道。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打贏脫貧攻堅戰,廣大扶貧干部是中堅力量、決定因素。工作隊在推進幫扶工作的同時,創新隊伍管理建設。幫扶工作隊邀請相關專家開展專題培訓,提升幫扶能力。全力健全工作機制、強化團體協調,組建業務小組,形成黨政齊抓共管,隊員全員參與的工作機制。完善制度建設,加強日常管理。制定了工作調研、財務管理、安全生產等9項切合實際、操作性強的內部管理制度,做到辦事有依據、管理有流程,用制度管人管事。通過教本領、壓重擔、立制度,打造一支政治過硬、本領高強、勇于擔當的幫扶工作硬核力量。幫扶工作隊的做法與經驗也受到了省、市、縣領導的一致好評。截至目前,副廳級及以上領導帶隊蒞灌指導41批次,共計342人次。各級領導的關心、指導和支持,讓隊員們的信心更強、思路更清、干勁更足。
比學趕超,全面激發內生動力。7個月以來,省委駐灌云縣幫扶工作隊用真情助真貧,用真心暖民心,幫扶工作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成效。他們用實際行動踐行“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為如期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高水平鞏固提升脫貧攻堅成果,加快建設“強富美高”幸福新灌云貢獻磅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