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通訊員 楊開林 孫子安 蘇立洋)一邊是古老的京杭大運河,連接江淮大地,一邊是新絲綢之路東端起點,一路向西延伸,在“水”與“陸”的交融中,二者能否再次擦出絢麗的火花?
11月5日,20只40英尺空集裝箱通過“黃金水道”京杭大運河、燒香河,順利運抵連云港新云臺碼頭。該批集裝箱將陸續轉運至中哈物流基地,然后裝載出口貨物搭乘連云港中歐班列,通過新亞歐大陸橋、跨里海(哈薩克斯坦)通道,最終運抵運抵阿塞拜疆巴庫港。
(在中哈物流基地裝車)
從省內、國內到國際,從內河到鐵路再到內海——這是連云港中哈國際物流有限公司、新絲路國際集裝箱發展有限公司、連云港新云臺碼頭公司三方首次嘗試“水轉鐵”國際多式聯運,力爭打通國際水陸聯運新通道。
一直以來,依托優越的地理區位條件,連云港港內河、鐵路、海運等集疏運體系成熟完善,一方面可通過燒香河、灌河等內河航道,連接淮河、京杭大運河等水系,輻射蘇北、魯南、豫東等地區,并通達長江流域,另一方面通過國內、國際班列服務廣大中西部地區乃至中亞、歐洲地區。
(運抵新云臺碼頭)
將內河水系與國際鐵路接軌,這是連云港港打造全程物流、創新多式聯運方式的一次積極探索,它既利用了新云臺碼頭作為內河中轉港、中哈物流基地作為國際班列啟運點的優勢,又發揮了新絲路公司作為班列運營平臺的資源整合能力,將連云港港的水運特色和陸運優勢完美地結合在一起。
聚合多方優勢力量,打通水陸聯運通道,不僅為集港貨物提供了綠色、低碳的運輸方式,也為客戶提供了多樣化的物流選擇;該通道的暢通也將為運河沿線貨物(重箱)直接通過內河航運搭乘國際班列通道,出口中亞、高加索地區(格魯吉亞、阿塞拜疆、土耳其)乃至歐洲國家奠定了基礎。
據了解,連云港港將在此次通道運輸探索的基礎上,不斷完善聯運各環節,繼續做好各方的溝通、協調,合力解決好聯運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下一步,連云港港將進一步推進國際水陸聯運全程重箱操作,繼續放大國際水陸聯運通道效應,屆時古京杭運河和新絲綢之路的“初次邂逅”也可能演繹為一場經典的“相遇、相知到相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