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力量訓練區、有氧運動區、警情模擬處置訓練區……一走進“訓練角”,一股濃濃的“荷爾蒙”戰斗氣息撲面而來,防暴盾牌、抓捕叉、警棍等20余種訓練裝備映入眼簾。
“站住!請立即放下手中刀具……”2名民警正帶著3名輔警做模擬持刀搶劫、盤查沖卡等多種應急處突演練,這就是連云港市贛榆公安分局沙河派出所的“訓練角”,也是連云港全市公安機關基層所隊“訓練角”建設的一個縮影。
今年以來,連云港市公安局嚴格按照省公安廳的部署要求,吃透精神,結合實際制定并下發基層所隊“訓練角”建設方案和標準,立足警務實戰訓練需求,堅持試點先行,大力推進“訓練角”標準化、制度化、規范化建設,全面加強基層所隊自主訓練,逐步形成民警天天練、警組周周訓、全所月月考的基層實戰訓練新常態,進一步激發了隊伍活力,提升了警務實戰效能。
高標推動快速“建”
自“訓練角”建設工作部署開展以來,連云港市公安局領導和相關部門多次赴基層一線督促推進建設和訓練工作,要求突出實戰實用實效,堅持從高從嚴從細,切實將警營 “訓練角”建設成為警務實戰的“加油站”。
“要科學劃分功能區,并在醒目位置張貼(懸掛)‘訓練角’標識和相關練兵掛圖;每個基層所隊至少有1名警務技戰術兼職教官、小教員……我們有一組‘硬杠杠’標準,要求基層所隊嚴格執行,不能將‘訓練角’建成應付了事的擺設,到今年11月底,要基本實現全市公安基層所隊全覆蓋。”連云港市公安局實戰訓練辦公室相關負責人介紹、
責任層層落實、壓力層層傳導,各縣區公安機關將“訓練角”建設作為活躍基層警營,強健民警身體素質,提升警務技能的重要場所,嚴格標準抓落實,確保執行上級要求不打折,建成效果不走樣。
贛榆公安分局還依托警務實戰訓練中心,按照“訓練角”標準進行改造,建成綜合“訓練館”,包括體能訓練區、戰術訓練區、射擊館等,最大限度滿足機關、大隊日常訓練要求。
全市公安機關上下同頻共振、精心謀劃,因地制宜、速建速成,成熟一個、投訓一個,一批建成的“訓練角”成為了基層所隊一道別樣“風景”。
圍繞實戰全面“練”
警務實戰需要什么就練什么,民警存在什么技能短板就著重訓練什么。
“根據相關法律規定,你們堵門鬧事的行為已涉嫌違法,是要承擔相應法律后果的,對你們反映的訴求,我們會幫你們協調解決好的……”隨著聲音尋去,這是處在自貿區核心位置的開發區公安分局昌圩派出所民警正在模擬處置涉眾群體性事件。在休息講評間隙,立定跳遠、俯臥撐等運動項目成了民警們的“消遣”項目,看看誰又刷新了立定跳遠派出所記錄、誰俯臥撐做得最多……這樣的場景在“訓練角”天天上演。
“我們所的‘訓練角’面積不大,但是建得可一點不含糊,我們因地制宜,開辟室內室外兩個場地,應配盡配、應練盡練,并且課程和設施還在日益完善。”昌圩派出所所長王雷說道。
據了解,全市各地公安派出所、刑警隊、交警隊、巡特警等基層所隊,立足警務實戰需要,在符合規定標準的基礎上,“量身定做”適合自己的特色“訓練角”,綜合運用專題講座、案例評析、模擬演練、紅藍對抗等多種形式開展接地氣、易操作的訓練培訓。
在學中練,在練中提升。電信詐騙版塊、輿情引導處置、數據賦能等一些原來需要市縣級公安機關組織開展的學習培訓項目被引進“訓練角”,真正做到了理論教學實戰化,實戰工作模型化,讓“訓練角”成為實戰的“加油站”“競技場”。
比學趕超氛圍“現”
“小李,可以啊,深藏不露,還會這一手,快教教我們!”在灌云縣公安局巡特警大隊,民警李小明在武警部隊服役期間,練就一身一招制敵的“獨門絕技”,恰好可以運用到日常抓捕中,成了全隊上下民警追捧的“武教頭”。
“立足單位小教員自己訓,自己不熟的再從外面請,這樣效率更高!”贛榆公安分局青口派出所非常重視兼職教官、小教員的培養工作,在所內組織開展實戰大練兵“小教官”“微課程”培訓,打造了一支由8名民警輔警組成的“蜀黍家教官小團隊”,一批擁有專業特長的民警、輔警脫穎而出,從聽課的“學員”變成授課的“教官”。
課程開得好,課時不能少,沒有時間保障的“訓練角”,只能是“樣子擺設”。為避免基層所隊因業務繁忙而忽視閑置“訓練角”現象的出現,連云港市公安局明確要求,原則上集中訓練時間每周累計不得低于2小時,鼓勵民警把更多業余時間投入練兵訓練,通過平時訓練和定期考核的方式,把“要我練”的心態轉變為“我要練”,基層所隊接處警規范化水平、突發警情處置效能得到大幅度提高,因接處警不規范、處置不到位導致的群眾投訴基本“清零”。
獨學而無友則孤陋寡聞。小小“訓練角”,臥虎藏龍地,各個有絕活、寸亦有所長,有本事拿出來亮亮,有技能曬出來分享。如今,在連云港公安各個基層所隊“訓練角”,民警輔警都在練,誰會誰講一起學,正日益呈現出“人人當教官、有技你來亮”“比學趕超當標兵”的濃厚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