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記者 楊銳冰 肖婷婷 通訊員 張開虎) “五一”勞動節前夕,走進坐落于連云港東海縣的宏偉石英科技有限公司生產車間,成士林、丁加英這對市級勞模夫妻正在對公司即將投入流水線生產的500毫米大口徑石英管進行最后的機器檢測。“測試數據顯示,生產技術達到行業標準,5月將正式投產。”從完全替代國外進口,到如今領先國際技術,24年來,公司投入資金2000余萬元,帶領團隊持續研發。歷經12次技術革新,夫妻倆終成業界“石英拉管王”。
成士林、丁加英夫妻都是東海當地農民,僅有初中文化。1996年,不甘心在老家一輩子種地的夫妻倆,籌借60萬元辦起了石英加工廠。兩人的分工很明確:成士林負責市場,丁加英負責技術。
1997年,丁加英偶然從客戶那得知30毫米的石英管需要從美國進口,貨物漂洋過海,半年才能到國內。她當時就想:既然有市場需求,為什么不試著研發生產?于是,丁加英瞄準技術研發,拜訪專家、請教同行、引進人才,終于攻克了30毫米石英管生產技術難關,使得石英管生產、貨運成本雙減半。
然而,農民企業家帶領企業打破國外技術壁壘談何容易。為了在高純石英型材及關鍵制備工藝技術研究上有所突破,夫妻倆從不敢懈怠,不分晝夜和員工一起試驗,相繼研發出50毫米、80毫米和150毫米口徑石英管。“在研發直徑300毫米大口徑石英管時,我們連續試驗了20多次,最高一次成本達150萬元。”丁加英說,“有一次,裝滿原料的2000度電爐掉了下來,幸好安全防護措施到位,但心卻提到了嗓子眼。”
據悉,大口徑石英管種類特殊,具有耐高溫、耐腐蝕等一系列優良性能,廣泛用于光伏、半導體、石化等領域。夫妻倆憑借骨子里的韌勁和滿腔熱情,2010年,300毫米大口徑石英管終于研發成功!通過技術創新,一支石英管就能節約成本2000元。據國內石英玻璃業內專家介紹,宏偉石英生產的300毫米石英管完全打破了對國外進口的依賴,填補了國內空白,掀開了國內大口徑石英管生產的嶄新一頁。曾經的“門外漢”打破了國外技術壁壘,夫妻倆帶領公司成為國內大口徑石英管領軍企業。
“東海生產的石英管在國內市場份額占比接近90%。宏偉石英在自身做強做大的同時,也形成了鯰魚效應,帶動當地石英企業不斷技術革新,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東海縣科技局副局長何林表示。
2010年以來,宏偉石英年產值突破1億元大關,年納稅總額最高時突破1000萬元。不僅夫妻倆都被評為連云港市勞模,企業技術能手張君祥也被評為連云港市勞模,并成立企業技術能手工作室,打造人才梯隊。目前,宏偉石英擁有8條高品質石英管生產線,生產技術國際領先,產品暢銷日、英、德、美等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