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wǎng)】 公共法律服務是政府公共職能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舉措,是全面依法治國的基礎性、服務性和保障性工作。
現(xiàn)在,不管你在城里還是農(nóng)村,公務員還是農(nóng)民工,人人都能享受優(yōu)質法律服務。法律為 ...
公共法律服務是政府公共職能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舉措,是全面依法治國的基礎性、服務性和保障性工作。
現(xiàn)在,不管你在城里還是農(nóng)村,公務員還是農(nóng)民工,人人都能享受優(yōu)質法律服務。法律為人人保駕護航!
一線一網(wǎng)一群,更能讓你不見面也享受公共法律服務。
一線:12348法律服務的電話熱線
撥打這個號碼就會有負責職守的專業(yè)律師給大家解決問題,指導辦事。
一網(wǎng):12348江蘇法律服務網(wǎng)站
在電話里無法直接辦理申請的事項可以實現(xiàn)網(wǎng)上辦理。
一群:法潤民生微信群
目前江蘇共有2萬多個法潤民生微信群,由法律顧問律師負責微信群的維護,在群里解答法律問題。
進入12348法律服務網(wǎng),就能找到離自己最近的律師。
未來,江蘇還將如何加快構建覆蓋城鄉(xiāng)、便捷高效、均等普惠的現(xiàn)代公共法律服務體系?
圍繞“公共法律服務 就在你身邊”,《黃金時間》邀請到:
張亦軍 江蘇省司法廳副廳長 郭兵 江蘇省司法廳公共法律服務處處長
以及特約評論員:馬勇、李曉愚
共同進行解讀。
江蘇:率先構建普惠型公共法律服務體系
江蘇省司法廳副廳長 張亦軍:2016年發(fā)布的《江蘇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十三五”規(guī)劃》就已經(jīng)明確把公共法律服務納入到政府基本公共服務的范疇,作為一種公共服務,公共法律服務最鮮明的特征就是公益性、基礎性、普惠性,由政府來搭建平臺,組織力量推動服務幫助大家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一條主干+四張網(wǎng)” 公共法律服務觸手可及
江蘇省司法廳公共法律服務處處長 郭兵:江蘇目前已經(jīng)形成了具有江蘇特色的“一條主干 四張網(wǎng)”的公共法律服務體系, “一條主干”就是從省一直到鄉(xiāng)村的五級實體服務平臺,“四張網(wǎng)”主要是指公益法律服務、法治宣傳教育、矛盾糾紛排查化解以及特殊人群幫扶四張網(wǎng)絡,群眾可以自由獲取“四張網(wǎng)”所提供的產(chǎn)品豐富的公共法律服務。我們將在公共法律服務的均等性、高質量、精準化三個方面下功夫,讓公共法律服務更具有民生的溫度。
更高水平公共法律服務:覆蓋城鄉(xiāng) 便捷高效 普惠均等
江蘇省司法廳副廳長 張亦軍:今年2月份,江蘇省委深改委第十一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進一步深化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的實施意見》,圍繞四個方面來推動我們的工作,一是進一步地做強提優(yōu)公共法律服務的平臺,二是更加豐富法律服務產(chǎn)品的供給,三是加強智能服務的水平和能力,四是加強我們的這個公共法律服務的支持和保障,爭取到2022年,能夠在全省建成覆蓋城鄉(xiāng)、便捷高效、均等普惠的公共法律服務體系。
五級平臺全覆蓋 把法律服務送到“家門口”
江蘇省司法廳副廳長 張亦軍:江蘇已經(jīng)健全了省市縣鄉(xiāng)直到村的五級公共法律的實體接待服務平臺,早在2011年,蘇州太倉就已經(jīng)建成了全國第一個縣級公共法律服務中心
很快,全省各地都積極地推廣了太倉的經(jīng)驗,高質量地完成了本地各個層級的公共法律服務實體接待平臺的建設,應該講,初步解決了老百姓在家門口就能找到法律服務的需求。下一步,我們面對的任務是怎么樣不斷完善提升,要按照一體化、規(guī)范化的要求在有序推進。
一線一網(wǎng)一群 “不見面”也能享受公共法律服務
江蘇省司法廳副廳長 張亦軍:我們給大家準備的“不見面服務”有三種途徑,我們把它概括為“一線、一網(wǎng)、一群”。“一線”就是12348法律服務電話熱線,任何時候大家只要撥打這個號碼,就會有專業(yè)律師給大家解決問題,指導辦事。“一網(wǎng)”就是12348江蘇法律服務網(wǎng),有些在電話熱線上沒有辦法直接辦理申請的事項,可以進行網(wǎng)上辦理。此外我們還有“一群”,就是法潤民生微信群,我們?yōu)槿〈寰佣寂鋫淞朔深檰枺瑢崿F(xiàn)了“一村一社區(qū)一法律顧問”,依托這一支力量,在全省建了2萬多個法潤民生微信群,由法律顧問律來負責微信群的維護,在群里解答法律問題。大家到12348法律服務網(wǎng)上,都能夠查到離自己最近的微信群,可以掃碼入網(wǎng)聯(lián)系律師、方便辦事。
“無人律所”覆蓋貧困縣 緩解法律服務資源不足
江蘇省司法廳公共法律服務處處長 郭兵:互聯(lián)網(wǎng)無人律所是江蘇公共法律服務運用互聯(lián)網(wǎng)思維和信息化手段,解決法律服務資源不均衡這個問題的一項創(chuàng)新舉措,目前我們在灌南、泗洪這個12個省定的貧困縣已經(jīng)實現(xiàn)了全覆蓋部署,有效地緩解了我們蘇北地區(qū)法律服務資源不足的問題,也比較有效地解決了低收入群體找律師難、找律師貴的問題。
讓百姓會用想用 推行“清單式”公共法律服務
江蘇省司法廳副廳長 張亦軍:公共法律服務要讓老百姓會用想用愿意用,要通過優(yōu)質服務來樹立讓老百姓信任的品牌形象,我們把能夠提供的服務明確地展示給大家,為群眾準備了江蘇省公共法律服務基本項目清單,包含了四大類24種服務,四大類就是法治宣傳教育、公益法律服務、矛盾糾紛化解和特殊人群幫扶。
提升普法實效 創(chuàng)新法治宣傳方式
江蘇省司法廳副廳長 張亦軍:法治宣傳教育,我們依托法律江蘇網(wǎng)站,搜集法治宣傳的微電影、微視頻包括面廣量大的一些案例集中展示,方便大家學法用法,團結和凝聚社會力量,大家共同來普及法律知識,同時不斷地創(chuàng)新法治宣傳的方式方法,各地也不斷地挖掘自己的文化淵源,尋找本地的一些有特色的法治元素,像連云港市,還打造了一個很有特點的普法的形象代言人—猴娃,以它為主角,已經(jīng)拍了《猴娃說憲法》、《猴娃說稅法》等十幾部專題動漫影片。
江蘇首創(chuàng)“全生命周期” 公證法律服務
江蘇省司法廳公共法律服務處處長 郭兵:公益法律服務是由我們司法行政機關統(tǒng)籌提供的,保障公民的基本權利所必須的法律服務,比如說2018年,我們就在全省八個市開展了公證全生命周期公證產(chǎn)品的研發(fā),并且投入使用。為了方便群眾辦理公證,我們一是實行繁簡分流,能夠現(xiàn)場辦理的證現(xiàn)場辦理,比較復雜的證可以預約辦理,二是優(yōu)化辦證業(yè)務流程,落實一次性告知首問負責制,降低辦證人的成本,三是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推行線上服務,努力做到讓辦證人最多跑一次,增強辦證群眾的獲得感。
非訴訟化解矛盾 助推民事案件受理數(shù)量下降
江蘇省司法廳副廳長 張亦軍:從去年開始,我們會同省高級人民法院構建了非訴訟化解矛盾糾紛這樣的機制,就是由我們調(diào)解組織對接人民法院,把一些矛盾糾結轉化為以調(diào)解的方式來進行解決,我們簡單的統(tǒng)計了一下,今年1-7月份,全省基層法院一審民事案件受理量下降了24%,而受理之前的分流大概上升了80%。非訴訟方式對于化解民事類糾紛、商事類糾紛,特別是涉及到家事類的一些糾紛,它周期短,大家比較容易接受,我們覺得是值得大力推動的一種解決問題的手段。
溫情幫教 讓“迷途者”更好回歸社會
江蘇省司法廳副廳長 張亦軍:針對特殊人群的社會幫教非常重要,全省各市縣區(qū)都建立了遠程視頻會見幫教服務平臺,只要是符合條件的人員,經(jīng)過申請和審批,就可以在所在地各服務平臺遠程跟相關的人員會面交談,我們今年已經(jīng)安排了1萬多人次的遠程見面。
此外,對于一些刑滿釋放和解除矯正的一些人員,其中有不少人是無家可歸、無情可投甚至無業(yè)可就,我們也是以市縣區(qū)為單位,設立了過渡性安置幫教的基地,給他臨時性提供一些食宿的幫助,另外有一些愛心企業(yè)、社會組織給他們提供一些過渡性的工作崗位,民政、等等相關部門也共建了一些機制,比如說勞動技能的培訓、低保辦理包括一些社會福利的爭取,大家共同努力,推動他們更好地回歸社會、融入社會。
來源:江蘇廣電融媒體新聞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