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公路管理處 蔣克儉
【連網】 近日,筆者在去年底建成使用的連云港綜合客運樞紐看到,一批批南來北往的旅客,從高鐵站走出站口便踏上電梯,轉入地下停車場換乘出租車或公交車,前往自己的最后目的地。新建成的綜合客運樞紐,不論你乘車、開車或步行進入高鐵站,均可通過不同方式快速到達進入口站房,為旅客提供便捷周到的零換乘服務。
連云港綜合客運樞紐工程是我市策應“一帶一路”國家戰略,建設國家級綜合交通樞紐城市的重要載體。綜合客運樞紐一期工程于2016年9月26日開工建設,工程總占地面積約為12.3萬平方米,總建筑面積約為4.1萬平方米。主要包含連云港站前南廣場、人民路下穿隧道、地下停車場和落客平臺四部分。
地下車庫位于地下一層,建筑面積3.87萬平方米(人防4680平方米),開挖深度6.85米,為我市最大單體地下車庫,建設停車位772個,其中含無障礙車位18個,充電車位18個,出租車位60個。人民路下穿隧道位于地下2層,全長1149米(暗埋段825米),雙向四車道,設計時速50公里/小時,開挖最大深度17米,為我市最長最深城市下穿隧道。高架匝道設置為單向三車道,車行平臺為單向四車道,與站房銜接。
連云港綜合客運樞紐的建成運營,可滿足連青鐵路、連鹽鐵路、連淮揚鎮鐵路和連徐客運專線客運需求,進一步完善連云港站綜合交通樞紐配套銜接功能,同時將集鐵路客運、公路客運、城鄉客運、城市公交、BRT、航空候機、海運候船、出租車和社會車輛集散等多種交通方式于一體的“零換乘”綜合交通樞紐,滿足廣大市民多元化的出行需求。
新建成的火車站站前南廣場寬闊平坦、綠樹成蔭。地面高架平臺與站房落客平臺無縫對接。人流、車流在此處形成立體交叉、簡潔高效的綜合疏散交通體系。在地下停車場的出入口,智能化車輛識別系統已啟用。綜合客運樞紐還設有出租車候車區域,并把全市所有的出租車牌照全部輸進識別系統,出租車可以在高架平臺送客,在地下廣場載客,這樣避免了高架平臺和火車站進站口擁堵。地下車庫配備了智能停車系統,可實現智能誘導、車位檢測、反向尋車及多渠道自主繳費等功能,目前地下車庫范圍內已實現免費無線網絡全覆蓋。
綜合客運樞紐工程堪稱我市交通及城建工程項目精品工程。現已獲批6個專利,并經相關專家評定,該項目的分項工程創我市工程建設史上的9個之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