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凝
【連網】 我們的家鄉東臨黃海,六十多公里的海岸線,是一道獨特的風景。每天的朝陽從那里冉冉升起,托著我們每一個人心中的夢想,也冉冉升起,因為,陽光普照下的那一片蔚藍,是我們夢開始的地方。
家鄉是一個有山有海的地方,西高東低,西部的山區有許多大小不一的山,風景秀麗,物產豐富;而東部的黃海,浩淼無邊,博大而寬廣的胸懷始終在迎接我們的眺望和走近。
在由農耕文明到海洋文明慢慢行進的過程中,大海,是一個多么浪漫溫馨而又充滿暖意的地方,特別是日益巨變的今天,我們聽到走向海洋的腳步聲也日益多了起來。
生長在海邊的人,內心是應該為此感到自豪的,
記得小時候,我們卻無法感受到海洋給我們的恩賜,大片大片的鹽堿地讓我們的肚子長期處于饑餓當中,海風吹起的浪濤顯示的是自然界的淫威??拷_叺拇迩f,姑娘們紛紛向西嫁到內陸。
選擇遠離海風的吹拂是令人辛酸而痛苦的,那是一個保障生存就是生活本身的年代,那時,翔舞在海面之上的鷗鳥,每一聲啼叫都是凄厲的,它們望著面容黝黑的村民,也會是一腔的無奈。
歷史的車輪終究沒有被無情歲月的淚水所阻擋,雷霆風暴過后便是晴天。當我們有一天站在了海邊,望著一望無際的蔚藍色水域,發出“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的喜悅的聲音,時代已是另一番景象。
當年從海邊嫁到內陸的姑娘們,她們的女兒也成為了新嫁娘,身著潔白婚紗的女兒們在一陣陣的鞭炮聲中笑容燦爛,滿載嫁妝的車輪轉動,一路向東,大海的氣息越來越近。那里,是母親們出生的地方。
大海,人民的力量使它不再猛獸一樣地咆哮了,攔海大壩下是一方平靜的港灣。漁船出港,一網一網地撒下去,粼粼的波光如細碎的金銀在閃動,照耀著海邊漁村的幸福與安詳。群鷗飛翔,和著濤聲,大海的交響曲吸引著許許多多走近這里的人。
大海,終于成了海邊生活著的人們驕傲的資本。
大海,也成了內陸孩子們夢里最向往的地方。
我們不禁會想:同樣的大海,同樣的地方,為什么,時光經過了不同的時期卻發生了不同的景象呢?
海納百川,大海似乎包容了一切。當一條一條支流奔赴大海的懷抱,每一滴水的愿望都是相同的。到大海里去!——大海就是一位母親,她的臂彎始終有甜甜的乳香,她不會嫌棄自己的孩子的丑陋,她會無私地接納他們。
當黃海之濱的人們在一陣一陣春風里幡然覺醒,他們渾身充滿了斗志,勞動創造了人類,人類讓日月換了新天。胸懷博大的大海與勤勞勇敢的人民再次相遇,浪花朵朵,汗水滾滾,相即相融,濤聲成了人們與大海重新擁抱時歡欣鼓舞的鼓點,濤聲震天,鼓聲震地,天地之間,春暖花開。
細細一想,原來還是大海教會了人們對于生活的思索。
生活的磨難不是一成不變的,在海邊生活的人們從不會放棄心中夢想。
當他們在海邊一次一次佇望,他們的心中也是一陣一陣的波濤翻滾。亙古不變的濤聲里是大海一腔亙古不變的無私而博大的情懷,人們要想重新走近大海,也必將從自私而狹隘的內心的囚籠里掙脫出去。
當一位一位曾經遠嫁內陸的母親回到海邊的漁村,見到了喜笑顏開的親人,見到了嫁到這里的女兒們,見到了久違了的大海,心中已經隱隱地感覺到了,那海面上揚帆啟航的漁船上面,飄揚的是一面一面怎樣的旗幟!
內陸的孩子緊跟著他們的姐姐到達,因為在他們的夢里,大海的誘惑實在是越來越強烈了。那一個一個藍藍的夢想是他們未來生活的愿景。當他們終于也跑到了大海邊,站在長長的海堤上,夢境變成了現實:眼前是心中無數次描畫過的大海,那么的真實,那么的撩人;身后是臨海而建的新城,寬廣的大道上正奔跑著更多的夢想的身影。
大海說,把眼光放的遠一點吧,你會看到更遠的地方。
孩子們在心中說,大海,我來了,我會讓你見證我的飛翔。
當孩子們離開了大海,離開了漁村,離開了陽光下織網的姐姐,回到了家里,也許他的家正在西部的山區,但是他們沒有沮喪,因為,他們已經把大海藏在心中了,他們的內心早就有大海的波濤在唱歌了。他們會站在母親身邊,懂事地說,媽媽,我見到了大海,我把大海帶回來了,無論走到哪里,我的心中都會裝著蔚藍色的夢想,我長大了,就能開啟自己的航程了。
母親們笑了,她們也把那一面一面旗幟帶回來了,腦海里,鮮艷的紅色的旗幟,正隨風飄舞。
我們每一個人都無法拒絕這樣的夢想,蔚藍色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