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海縣水務局 焦鵬
【連網】 青新村誕生于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初,至今四十年,因坦埠莊和新莊村人口較少,青湖鎮政府按照上級要求,將兩個自然村合并,而新取這個美麗的名字,青新雖然很年輕,但是,坦埠莊卻具有著悠久的歷史,莊后是一條美麗的河流,河水青青,岸邊古樹參天,環境優美,村民們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祖祖輩輩在這片熱土上耕耘勞作,種地也是一種快樂,更是一種簡單的幸福,因為他們懂得,只有勞動才會使他們幸福,遠離貧窮,勞動才能創造更加美好的明天!四十年前,青新村家家戶戶住著茅草屋,茅草屋低矮潮濕黑暗,每到雨季,村內一片汪洋大海,天晴水褪去,道路泥濘,出入不便;青新經過改革開放四十年的飛速發展,發生巨變,而今,家家戶戶建設兩層樓房,家前屋后都是筆直的水泥路,進出非常便捷,鄉村綠化、美化、亮化配套設施完善,即使是在漆黑的夜晚,青新村燈火通明,鄉村文明,村民質樸,從一個家家戶戶住著茅草屋,嬗變成一座綠色的、美麗的社會主義新農村!青新猶如一座美麗的江南小城。
遠遠的望去,青新村被綠樹環繞,一片翠綠,郁郁蔥蔥,把青新村裝扮成綠色的海洋。走進青新村,村前小河水流潺潺,清澈見底,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排排整齊的小洋樓,多數是兩層半,還有三層樓房,高大寬敞明亮;筆直的水泥路交錯縱橫,路的兩側載滿香樟樹,經過十多年的生長,已變成參天大樹,綠樹環繞,每戶門前建設統一的花園,栽植的花兒一年四季花枝招展、姹紫嫣紅,為青新增添一片靚麗的風景!我縣加速推進城鄉一體化進程,大力實施飲水安全工程,推進千家萬戶安裝自來水,青新村和城區同質同價的安全水、健康水,水壓超強,全天候供水,太陽能熱水器時時都有熱水,價格低廉,隨心所“浴”,污水經過處理后排進河道;樓頂的小型太陽能發電站,時時發電,供自家使用,剩余的電賣給國家電網,給家家戶戶創造經濟效益,寬帶和有線電視飛入尋常百姓家,不出門,便知天下事,村民熱衷在網上購物,質優價廉的商品隨意購買;有了網絡,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更便捷,通過微信和QQ讓“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成為現實;家園里栽植葡萄、晚秋黃梨、藍莓和黑莓,每到成熟季節,瓜果飄香,每家都是一座美麗的小花園!
青新村具有建設完備水利工程設施,田間防滲渠道星羅密布,節約生產用水,生產橋隨處可見,灌溉涵洞設置合理,極大地方便村民農業生產,兩座機電排灌站均位于村北部低洼地區,靠近水源,旱可灌、澇可排,農作物從每畝只收二三百斤,發展成為噸糧田,村民從溫飽奔向小康,水利建設讓青新村農業經濟插上騰飛的翅膀!
春天的青新,田野滿是碧綠的麥苗,茁壯成長,微風吹過,帶著一種淡淡的清香,沁人心脾!讓人沉醉在這美麗的季節!
夏日的青新,也是碧綠的,稻田里滿是翠綠的秧苗,在微風中搖曳,在微風中歡歌笑語,唱著快樂的歌謠!
秋日的青新,田野里滿是金燦燦的顏色,飽滿的稻穗,沉甸甸的稻谷壓彎了腰,水稻還沒有收割之前,小麥的種子灑進稻田里,水稻收割完畢,十多天的時間,小麥開始發芽,嫩黃嫩黃的,不幾天的時間,田野里彌漫著碧綠的麥苗,置身其間,令人心曠神怡!
冬日的青新,依然是碧綠的,青新村黨支部帶領村民加快農村產業結構調整,增加村民收入,讓農業增產增效,改變傳統的稻麥種植模式,在村南建設反季節蔬菜大棚,一座座蔬菜大棚拔地而起,占地近百畝,室外冰天雪地,室內暖意融融,黃瓜、西紅柿、西洋芹和西葫蘆等經濟作物健康的成長,開花結果,來年必是豐收年,每個大棚有十多萬元的收益,村民的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嘗到農村產業結構調整甜頭的農戶,正在擴建反季節蔬菜大棚,帶領更多的農戶致富。
走進青新,擁抱綠色,綠色產業讓青新在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偉大征程中闊步前進,快速發展,這是青新村發展的一個新的起點,青新村在未來的日子里演繹著更加精彩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