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初冬走進海州南小區,你可以看到建欣路上富有動感的美麗墻繪,也可以坐在建康南路邊上的文明苑,抬頭賞賞秋日金黃,或者低頭翻翻漂流書屋里的圖書……在這如此安逸,誰能想到這是一個已有40多年歷史的老舊小區呢。
南小區部分樓房房齡近40年,曾因年久失修又無物業,導致樓道燈缺損、消防設施缺失、外墻脫落、地面坑洼等一系列問題。現如今,樓道燈、滅火器都已配置到位,地面坑洼皆已填平,樓體外墻也已修復完全。這些都離不開建康和建南兩個社區的努力。
建康社區老支部書記林國平說:“我們小區的外墻年久失修,墻皮有點松動,我平時比較關注這一點,會經常巡查,今年9月我發現22號樓墻皮脫落,這一排樓不光有常住戶,樓下還有門面房,萬一砸到過往居民可就麻煩了,我立刻向社區反映了。”
建康社區對此非常重視,立刻對全小區外墻開展排查,發現還有3幢樓6個單元的外墻破損都很嚴重,考慮到小區高齡老人較多,為減少安全隱患,建康對多年積壓的基礎設施破損問題進行盡可能的集中處理,在共建單位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區行政審批局的幫助下,建康社區籌集資金近30萬元對老舊小區下水道堵塞、地面及樓道內外墻面破損進行集中疏通修補,及時消除了安全隱患。
建南社區轄區內居民樓是七八十年代建的開放式老舊小區,部分居民樓存在墻皮裂縫、脫落等安全隱患,小區房屋產權屬于居民私有,無維修資金也沒有物業。社區支部、片警共同入戶,與居民商量維修方法,先后修復了海昌南路104號、建康南路3號、3-1號樓外墻。消除了安全隱患,為居民提供了安全穩定的居住環境,得到了居民的一致稱贊。
建南社區老支部書記晏素珍:“咱們小區雖然年代挺久,但是社區維護的好,幾十年的老鄰居們也都關系融洽,在這里居住很安逸。”
如今的南小區,樓道燈、滅火器都已配置到位,地面坑洼皆已填平,外墻隱患已經全部消除,居民們可以放心在夜晚上下樓,可以在下雨天不用擔心踩入水坑,可以安心在樓下長椅上小憩,昔日老小區,今變幸福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