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 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如石落水,打破了整湖的寧靜,春節祥和的氣氛被沖淡。在這場與生命賽跑、與疫情競爭的救援洪流中,白衣天使們,是舍身逆行的英雄,是堅守平凡崗位的砥柱。
徐潔,女,51歲,中國共產黨員,現為連云港市第二人民醫院手術室護士長,副主任護師,曾參與汶川地震的災后重建工作。疫情期間,她駐守高速路口,負責進出人員的體溫測量、登記等工作,她用自己的視角,記錄下這些特殊的戰“疫”故事……
大年初五,熱餃子剛端上桌,手機鈴聲響起了,護理部王主任告知:市衛健委要求各家醫療單位抽派醫護人員去各高速路口測量返連人員體溫,從源頭上阻斷外來新冠病毒患者進入我市,要求我科抽調四名人員……
聽到這兒,作為一名老黨員,我毅然決然的報名去第一線。我們科室的同志,有的愛人在中國駐國外維和部隊,孩子又小,有的曾與武漢新冠病毒確診患者接觸而被隔離,有一位同志的丈夫春節后要援疆三年,家里還有讀高中的孩子……于是我就挑了幾位年輕、身體素質好的同志:張艷,汪曉雯,李佳婧,她們有80后,有00后,都滿腔熱情、積極參加。顧不上感動,經過醫務處的簡短培訓,我就帶著“戰友們”奔向阻隔新冠病毒侵入我市的第一線。
從接到電話到上崗工作只有短短的兩個小時,下午三點,我們已經全副武裝,穿上防護服、戴好口罩、帽子,拿起體溫測量儀,在一線為每一位來連車輛上的人員測量體溫。天漸漸暗下來了,室外溫度達零下三度,來的匆忙,沒來得及穿上御寒的棉衣,在寒風中一站就是就是八個小時,我們幾個手凍僵了、腳凍麻了,但我們的警惕心沒有絲毫放松。為了不讓外來病毒入市,為了把好源頭的第一關,我們不放過每一輛車、不遺漏每一個人。
我值的第二個小夜班,00:15剛剛交完班,高速上下來了一輛車,車上的司機說:“我兒子是疑似新冠病毒患者……”這句話如同一聲驚雷,讓大家瞬間呆住了,隊友立馬喊住了我:“徐老師,徐老師,車上真的有一位疑似患者。”我立即重新穿上防護服,來到車邊,為車上人員再次測量體溫,司機說的孩子體溫不高,36.8度。詢問病史,司機說,他們是準備去武漢過年,到了武漢,發現武漢新冠病毒傳染很嚴重,一月二十三號就從武漢趕了回來的。之前孩子發燒,吃了退燒藥,現在不發燒了。
我問孩子有什么不舒服,孩子爸爸說孩子頭疼、咳嗽、惡心、無力。我聽了孩子爸爸的話,感覺孩子的病情不能馬虎,讓其立即關閉車窗,家人和孩子都戴好口罩,第一時間為其聯系定點就診醫院……一切結束,回到家,已經凌晨兩點了,雖然又累又困,但我很有成就感,因為我們的努力,切斷了新冠病毒可能的傳染源。
“您好,請您搖下車窗,配合我們檢查……”這句話我們每天不知道要說多少遍。那天我白班,有一輛武漢來的車輛,我們要對司機測體溫,詢問是否去過武漢或與武漢地區人員有過接觸史,這句話被司機不耐煩地打斷了,他說:我在本地工作,車是武漢車,沒有去過武漢。我耐心的和他解釋疫情的危害性,我們這么做是為了他自身的安全考慮,他必須要和我們說實話……在我的耐心勸說下,司機也認識到自己應該配合我們做好檢疫工作,讓我們測了體溫,作了登記,沒有異常后才予以放行。
在高速公路出入口、治安檢查站,每每可以看到我和同行們穿著白衣的身影來來往往,從到崗工作到現在,我連續夜班接白班,沒休過一天假,說實話還是有點累。但是在這場形勢嚴峻、任務艱巨的全民戰爭中,我個人累點又有什么呢?
這讓我想起汶川地震的時候,當時我也是作為救援隊的一員,投入到四川汶川的災后重建工作中?,F在的我跟當時的心情是一樣的,相信國家、相信人民。只要我們堅定信心、科學防控,就一定能戰勝恐懼、戰勝困難!我們一定能夠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武漢加油!中國加油!
戰疫一線,無數個像徐潔一樣的白衣天使,猶如盛開在嚴冬的白玫瑰,勇敢逆行、堅守崗位,用自己的行動踐行初心,詮釋人間大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