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全面深入推進全市教育系統黨史學習教育,近日,市委教育工委組織各中小學、機關處室對照師生和社會關切問題,全面梳理排查,列出百件“辦實事”清單,著力解決事關教師、學生和家長利益的突出問題。
一、聚集事業發展,突出服務教師專業發展“辦實事”。將黨史學習教育作為推動事業發展的動力之源,在服務教師專業發展上出實招,辦實事。積極為教師專業發展“搭路鋪橋”。市教師發展學院建立24個教師專業發展團隊;新海高級中學開展黨員名教師“優秀課”展示;新海實驗中學成立青年教師“日新社”,開展“日新杯”課堂教學大賽。6件事關教師專業發展的“實事”進一步滿足了教師專業發展需求。著力為教師專業發展“釋壓排憂”。市教育局教師工作處制定“進校園”活動清單,切實為教師創造“安靜”做教育的優良環境;新海高級中學、海州高級中學、師專二附小等10余所直屬學校,針對教師辦公條件改善、教師中午回家做飯時間不足、個別教師家庭生活困難、大齡單身女青年個人問題解決難、文體活動不豐富、職工子女放學后無人看管等問題,列出14件“辦實事”清單,將事關教師工作生活的小事看作事關教育發展、學校發展大局的大事辦實辦好。優化影響教師專發展動力的“頂層設計”。根據教師的普遍需求,圍繞教師評價體系、獎勵性績效工資考核、崗位設置、激勵機制等優化和改革,列出5項改革措施,以此激發教師愛崗敬業的“內生動力”。
二、聚集育人使命,突出服務學生全面發展“辦實事”。立足為學生素質提升“補短強弱”辦實事。對目前學生普遍存在的心理問題,連云港高級中學等學校圍繞加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構建學生心理危機預警與干預體系、上好心理健康教育課、加強心理健康普測、強化學生日常管理等列出7件“實事”清單,切實為維護學生心理健康保健護航;針對學生勞動意識不強、動手能力差等問題,市教育局事務管理中心圍繞加強中學生素質教育基地建設,充分發揮基地育人效益,蒼梧小學、師專二附小、新海高級中學等圍繞加強勞動教育、加強學生社會實踐活動等共制定5個“辦實事”具體措施。立足改善學生學習生活條件“辦實事”。市教育局啟動“教育暖心”工程,全市共籌備各級各類學生助學金8000萬元、大學生助學貸款1億元。連云港外國語學校、連云港中等專業學校圍繞困難學生資助、體育特長生訓練后洗浴、學生室外體育教學區不足、社團專用場所不夠等問題,將相關6件實事作為黨史學習教育的剛性任務,明確責任人,制定推進時間表。立足服務學生學業水平提升“辦實事”。市教育局將優化課堂教學、做好中小學幼兒園規劃布局調整作為黨史學習教育的重要工程,有序推進。新海高級中學圍繞創新拔尖人才培養、外國語學校圍繞畢業班學生學習力不足、連云港市特殊教育中心圍繞學生課后閱讀量不足等問題也制定了6件“辦實事”清單。
三、聚集服務社會,突出服務家長現實需要“辦實事”。立足解決家長現實困難“辦實事”。海州實驗中學、師專一附小、二附小、蒼梧小學針對學生放學和家長下班時間不一致,家長對孩子管理“空窗期”存在的安全問題普遍擔憂的現狀,分別制定了開展彈性離校、優化課后服務等4條具體措施,切實解決好家長的后顧之憂。立足加強對家長育人方法的指導“辦實事”。市教育局將加強家長學校建設、建立常態家訪機制作為學校建設的重要內容。各校立足實際,圍繞加強家庭教育,共列出相關“辦實事”清單7件。新海高級中學、連云港高級中學、蒼梧小學建立了家校聯動機制,海州實驗中學通過懸掛家長信箱、開通熱線電話等暢通家校交流渠道,師專二附小和特殊學生家長建立“點對點”聯系通道。立足教育的社會擔當“辦實事”。市教育局組織“杏壇宣講團”,積極為社區黨史學習教育提供人才支持。連云港中等專業學校志愿者服務隊進社區表演文藝節目,把黨史學習教育和弘揚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新風尚協調推進;新海高級中學排球博物館對外開放;部分學校組織師生深入農村、社區開展了“扶貧扶志扶教”等系列活動。全市教育系統結合黨史宣講、踐行初心,將8件服務社會的“實事”作為教育系統自覺的社會擔當,作為廣大師生黨史學習教育的具體任務。
?
總值班: 陳剛 曹銀生 編輯: 張藝雯
來源: 連云港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