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藝璇
搬家前,小區(qū)附近有個洗衣店兼裁縫鋪,店主是個老頭。不清楚哪里人,說話口音很重,十句里八句讓人聽不懂,不過不影響生意。
老頭改衣服和別家不一樣,別家是量了尺寸,讓你把衣服放那兒,約定時間再來取。他是不改完你不能走,必須得上身確保這衣服改得合體了才行。
我第一次去沒經(jīng)驗(yàn),穿著要改的裙子過去,和老頭比劃了半天,就想讓他趁我穿著裙子把尺寸先標(biāo)記好,然后我回去脫下再送過來。老頭嘟嘟囔囔了半天后我才聽明白,他說不用劃線,他看一眼就知道收多少。
我將信將疑,回去換了衣服把裙子送過去,問什么時候過來拿。老頭瞪了我一眼,說你去門口等。
他說話聲音不高,口音別扭,但讓人聽著很威嚴(yán),有不容拒絕的壓迫感。所以我像個門童似的守在他鋪?zhàn)娱T口,也就五分鐘工夫,他招呼我進(jìn)去,把裙子甩給我,讓我套著試一下。
我一上身,改得分毫不差,立刻對老頭肅然起敬。看來人家沒說大話,的確看一眼就知道收多少。
第二次去,還是改裙子,從網(wǎng)上隨便買的裙子,就穿個樣子,質(zhì)量一般,內(nèi)襯線頭特多,走線也不齊整。老頭接過裙子,拉開抽屜,里面是五顏六色的線團(tuán)。他抽出兩團(tuán)深淺不同的棕線,依次放在我衣服上對比顏色,最后選了和我衣服最相近的那團(tuán)。
我不愿讓他費(fèi)這力氣,而且也確實(shí)覺得沒這必要,就開口道:“外面也看不出來,你隨便找個線縫就行。”
老頭抬頭又瞪我一眼,說:
“衣服里子就不是衣服了?”
本來是想給他省點(diǎn)事兒,反倒自己挨了說。我心想,這不光是個怪老頭,還是個犟老頭。
第三次上門,老頭正在吃晚飯,西紅柿雞蛋湯面。問我是急活嗎,我說不急,他說那就等他吃完。我于是就在店里轉(zhuǎn)悠,他也不管我,一心只盯著眼前的手機(jī)和手里的面。
有那么一會兒,我正盯著他五顏六色的線團(tuán)出神,就看他一個箭步躥了出去,站在門口和路過遛狗的老太太打招呼。
原來他會說普通話,雖然沒那么標(biāo)準(zhǔn),但比起平時和我講的話,清楚了不少。
“前兩天咋沒見你,去哪了?”
“閨女家住了幾天。”
“啥時候回來的?”
“上午剛回來。”
“挺好的。”
“好,你先忙,一會兒我轉(zhuǎn)回來再說。”
老太太一定是看到店里杵著的我,以為老頭還在忙生意。和老太太打過招呼后,老頭折身回屋,又開始吸溜面條,一邊吸溜一邊哼我聽不懂的曲子,但能聽得出是高興的調(diào)。
還有一次,我問老頭會定制旗袍嗎,他看我一眼,說你不適合。
“我不適合?”
雖然我也知道自己不是那種凹凸有致的好身材,但被人當(dāng)頭一棒,多少有點(diǎn)不服氣。
“歲數(shù)再大一大穿好看,現(xiàn)在你壓不住。”
哦,原來是這意思。不過這種說法我倒是第一次聽說,覺得老頭在審美上還挺有自己的一套。不知道為啥,我突然想起來那天遛狗的老太太,穿的就是一條亞麻色的旗袍,不是修身的款,晃晃蕩蕩的,平添了幾分閑云野鶴般的自在感。
后來我搬家,又趕上社區(qū)封控。解封后再去找老頭,發(fā)現(xiàn)他的店已寫著旺鋪出租。
回去的路上,我有點(diǎn)難受。雖然知道我們不過是萍水相逢的路人,知道這不過又是海海人生中的一次擦肩而過,但依舊難受于猝不及防發(fā)生的別離。夏風(fēng)拂過一季還有一季,但人間際遇,要時時用力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