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他,江蘇省青年企業家聯合會常務理事,連云港市青年企業家聯合會常務副會長,連云港市十大最美創業者,連云港市十大新銳青年企業家,贛榆區政協委員,贛榆區十大杰出青年,連云港德烜石英制品有限公司、連云港旭晶光電科技有限公司、連云港旭晶園林有限公司董事長,創下科技型企業3家,與日本、韓國等跨國企業以及中國臺灣、澳門等地80余家知名大公司建立了合作關系,2019年實現銷售收入近8000萬元,為家鄉貢獻稅收400萬元,帶動了當地100余名勞動者就業。
他就是朱明明,贛榆區厲莊鎮人。作為回鄉創業的青年企業家,他憑著鍥而不舍的毅力和德善從業的信譽,近6年的創業經歷,不以交友廣泛著稱于商界,卻以質量和服務零投訴的成績,在業界中流傳并得到贊譽。
朱明明1986年出生在厲莊鎮,母親常年身體不好,年幼的朱明明很早便體會到生活的艱辛。15年前,他就讀于江蘇師范大學,第一學期的學費全是借來的,懂事的他悄悄萌發了一定要改變命運的念頭。
朱明明在高中已加入中國共產黨,進入大學擔任學生會主席。在大學讀書期間,為了減輕家庭負擔,他邊讀書邊靠做餐飲、包車運送學生等兼職賺取生活費。大學畢業后,朱明明在蘇州外企從事日語翻譯工作。2012年父親去世,朱明明在舉目無親的城市,他時刻惦記家鄉長期臥病在床的母親,為了能賺錢讓母親治病,2013年,27歲的朱明明決定辭職回家鄉創業,從此踏上了一條艱辛的創業之路。
回鄉創業初期,作為一名來自農村的創業青年,憑著辛苦與誠信,自己既當老板又當員工,一年開車跑了30萬公里,采取逐家拜訪陌生客戶方式跑銷售,歷經周折和艱辛,朱明明真誠和鍥而不舍的精神,贏得了客戶的信任和賞識,當年就拓展了10多家客戶。
“市場的變化是無常的,如果不能對市場變化應對自如,積極創新,肯定會被市場無情地淘汰。”朱明明說,2015年他又創辦了旭晶光電科技有限公司,帶領一大批志同道合的返鄉大學生,開始從事半導體設備配件設計、研發定制等專項業務。現在,他創辦的企業正為國內外半導體、液晶顯示、航空航天等領域提供關鍵零部件,已經成功替代了國外進口的部分產品配件,從而為中國半導體芯片行業節約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成本,也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國外對我國半導體芯片的技術壟斷。
朱明明表示,作為一名企業家,要有家國情懷,而且這份情懷也在不斷地激勵著他、鞭策著他矢志不渝地做好芯片的備件,為“中國芯”服務。去年,朱明明在巴黎看到很多法國人都在用華為手機,感到非常驕傲。當他聽到外國人的“麒麟芯”里傳出熟悉的華為音樂時,作為“中國芯”研發行業的一份子,他激動地流淚……
朱明明常說,企業家的成功是社會給予的,要懂得回報。只有對社會抱有感恩之心才能融入社會,企業是為社會進步、人類文明而賺錢,同時,賺錢是手段,不是目的。一個人掙錢只為自己,是不值得尊敬的,應該為社會多做貢獻才能更好實現自己價值。
2018年朱明明成立旭晶園林公司,主要從事苗圃種植、水果采摘、休閑度假等項目的開發與建設。當地近百名留守村民在園林里找到了工作,真正讓老百姓在家門口賺錢;在母校厲莊中學成立了旭晶教育基金,資助那些品學兼優的學生,讓他們不再為經濟拮據所困,不再為家庭變故而憂,從而能專注地讀書、學有所成;捐資為家鄉修路、安裝路燈,善舉暖鄉鄰;利用園林公司樹下的空閑地,種植瓜果蔬菜,收獲的蔬菜全部免費送給敬老院的老人和附近貧困的農民;村里誰家有困難,找到他,他從不推辭,都會力所能及地幫助解決;每逢佳節慰問孤寡老人…… (宋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