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發展的形勢下,中國抗日根據地軍民進入對日全面反攻的階段。?
中共中央和延安總部的指示和命令下達后,8月10日,蘇北軍區指揮各地方武裝,向蘇北殘存的日偽軍發起聲勢浩大的反攻。山東軍區于8月11日布置了全面反攻的任務。隨即將山東軍區主力和地方部隊編成山東野戰兵團,其中濱海部隊編為兩個師、兩個警備旅,山東野戰兵團第1師師長梁必業,政治委員梁興初;第2師師長羅華生,政治委員劉興元。山東警備第10旅、第11旅。
為適應抗戰勝利的發展形勢,山東省政府和蘇北臨時行政委員會分別決定成立海州市政府,任命于化琪為市長;成立連云市政府,任命孫篤生兼市長。?
8月13日,我第2師及獨立第3旅向贛榆縣城、青口、沙河、柘汪偽軍發起猛烈攻擊。贛榆縣2000多民兵英勇參戰,鎮南區武工隊和民兵將沙河包圍起來;門河區武工隊和民兵將殷莊據點圍得水泄不通。他們白天圍擊敵人,晚上喊話,進行政治攻勢。15、16日兩天,贛榆縣大隊一個連配合徐山區民兵300多人連克司塢子、邵家林、吳家莊偽軍據點,斃傷俘偽軍80余,使贛榆城北、西、西南三面都處在我軍控制之中。
8月16日,山東軍區決定將山東野戰兵團分成五路大軍,分別向敵占城市及交通要道同時展開猛烈進攻。濱海部隊組成第二路軍,分別配合膠東部隊和新四軍進攻青島、連云港。陳士榘任前線指揮,唐亮任政治委員。8月19日,向連云港方向進軍的第2師一部在地方武裝、民兵密切配合下,積極向贛榆城、青口、殷莊等敵據點展開猛烈攻勢。21日,駐贛榆城偽軍棄城逃竄,偽縣長遲傳富率偽政府全體人員逃往新浦。贛榆城、青口、興莊、殷莊、柘汪及青口鹽場、沙河、墩尚也相繼解放,大軍直逼連云港。至此,贛榆全縣宣告解放。也是連云港市現行轄區的第一個全境獲得解放的縣。
海陵縣委在敵偽拒絕向抗日武裝繳械投降的情況下,為集中優勢兵力,加強領導,成立了指揮部,由縣長鐵秋任指揮,武裝部長曹文華任副指揮,縣委書記李克任政委。全縣調集民兵1800人,編為8個大隊,配合主力部隊及縣大隊向石湖、阿湖、白石嶺、陳棧、董馬莊、牛山等11個據點發起全面猛烈的進攻。他們采取圍攻打援、迫近作業、地雷戰、土炮轟擊、破襲公路等戰術,給敵人以致命的打擊。奮戰10天,先后攻克白石嶺、陳棧等5個據點,迫使偽軍繳械投降。繼而集中優勢兵力,以更加強大的攻勢猛攻牛山等6個據點,勢如破竹,逐個攻克。8月底,勝利攻克了董馬莊據點。至此,隴海鐵路以北地區的日偽軍被徹底殲滅。?
蘇北人民歡慶抗戰勝利
1945年8月10日,蘇北軍區指揮各地方武裝,向蘇北殘存的日偽軍發起以奪取縣城為目標的迅猛攻勢,漣水、沭陽縣城于8月16日、22日先后攻克,日偽軍連夜向新浦逃遁。與此同時,為配合軍事反攻做好敵軍工作,淮海地委城工部(原敵工部)向灌云派出厲國楨、孫若溪分別擔任東灌沭辦事處、東北辦事處主任。東灌沭辦事處主要任務是做東海和新海連的敵軍工作;東北辦事處的主要任務是做灌云縣東北部的板浦、云臺山區、連云港的敵軍工作。
抗日戰爭在中國土地上取得了勝利,但全面收復失地的戰斗仍在進行,海屬地區收復淪陷區的斗爭正迅猛展開。
抗日戰爭的勝利,是中國人民取得近百年來第一次反對帝國主義侵略的勝利,海屬地區的廣大人民群眾都分別地舉行了盛大的慶祝活動,并為建設一個獨立、民主、富強的新中國而斗爭。
?
總值班: 吳弋 劉昆 編輯: 張笑爽
來源: 連云港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