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連云港日報全媒體記者 周瑩
●嘉賓:
江蘇省知識產權局宣教處副處長 張衛東
省社科院沿海沿橋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古龍高
開發區科技局產業處相關負責人 安剛
蘇云醫療項目經理 吳傳秀
德翔新材料副總經理 羅梅
● 知識產權已經成為港城最重要的科技資產。
● 知識產權質押融資讓創新和金融有了合作機會。
● 破解銀行難題,港城可以學習硅谷銀行模式。
【連網】 ■ 知識產權正在成為港城科技創新重要資產
主持人:當前,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面臨“三期疊加”和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挑戰。在這樣的背景下,連云港并不能獨善其身,因此,我市必須加快實現發展驅動力由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的根本轉換,發揮科技創新作為發展新引擎的重要作用,通過以知識產權為載體加強科技與經濟緊密結合,逐步形成各大產業參與國際競爭的知識產權新優勢。那么,目前連云港知識產權情況如何?這些有效知識產權在連云港取得了哪些成績呢?
張衛東:當前,各國企業競相在全球主要市場提交專利申請,進行專利布局。然而,對企業而言,不具有商業排他性的專利其實僅是一張成本昂貴的“榮譽證書”,并不能給企業帶來市場競爭優勢,亦不能成為國家競爭力的核心要素和經濟發展的根本驅動力。因此,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重視有效知識產權研發、申請和維權。在這個方面,連云港擁有自身的優勢,特別是在一些醫藥知識產權領域,連云港擁有較好的知識產權基礎。這些專利有效地促進了連云港醫藥創新和產業發展,為提升連云港醫藥產業在國際市場的核心競爭力作出貢獻,實現依托知識產權,打造智慧產業的目的。而隨著連云港進入到國家知識產權改革的體系中,連云港企業也會優先嘗到國家知識產權金融改革的“甜頭”,促進更多企業實施知識產權戰略。
■ 知識產權變身企業“資產”
主持人:眾所周知,創新核心標志就是擁有獨立的知識產權指標。然而,在現實環境中,很多擁有知識產權的中小型科技企業雖然擁有良好的創新能力,卻也遭遇融資難題。因為廣大科技型中小企業,它們的核心資源是知識產權,缺少廠房、土地等硬“資產”。雖然,知識產權質押一直以來被視為解決科技型企業融資難題的重要方式,然而,除了少數銀行以此作為信貸增信輔助手段,其他金融機構一直很少涉足。那么,連云港成為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城市后,連云港如何在傳統銀行以固定資產為主要評估對象的情況下,構建出服務于“輕資產”的科技型中小微企業的金融新生態呢?
吳傳秀: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區別于傳統的以不動產作為抵押物向金融機構申請貸款的方式,指企業或個人以合法擁有的專利權、商標權、著作權中的財產權經評估后作為質押物,向銀行申請融資。這種融資方式主要面向中小企業,政府通過承擔運用知識產權質押貼息、扶持中介服務等手段,降低企業運用知識產權融資的成本,在專業評估機構和銀行之間搭建知識產權融資服務平臺等重要任務。目前,蘇云擁有20多個有效專利。這些專利支撐著蘇云整個企業發展。當下,企業正在進入到大開發的關鍵節點,需要大量資金,如果企業可以通過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可以促進企業進一步擴大生產,壯大企業規模,實施有效地科技投入,快速成長。
安剛:其實開發區一直想推進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然而在具體操作的時候我們也遇到一些難題。這個難題就是銀行不敢給企業進行知識產權質押融資。這其中主要有三點擔憂:首先,企業知識產權不同于一般的固定資產。知識產權同其他資產最大的不同就是具有時效性。其價值會根據時間推移遞減。其次,企業知識產權需要專業機構評估,一般人沒有辦法操作。再次,銀行內部對于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業務比較陌生,缺乏專業的服務人員。這些都導致了企業知識產權質押融資舉步維艱。
羅梅:一個企業的核心專利與其輸出的產品直接相關聯,控制了專利,也就控制了企業的產品與銷售。企業如果在專利質押方面違約,其后果比其他抵押方式要嚴重得多。因此,銀行通過知識產權貸款,其實是牢牢控制企業命脈,讓企業可以在一個相對比較寬松的環境下發展壯大。
■ 港城需要建立自己的硅谷銀行
主持人:知識產權則不同,它是無形性的,未來能取得多少收益也不確定。由于市場競爭激烈,科技產品和技術更新換代迅速,許多知識產權甚至在沒有到期前就已喪失了經濟價值。同時,因為知識產權交易市場不夠成熟,一旦企業不能還款,銀行很難及時找到下家,合理處置知識產權。那么,如何為這樣的科技金融怪圈破題呢?
古龍高:我市可以帶著市里金融機構到上海硅谷銀行學習他們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的經驗。首先,硅谷銀行的客戶群多是處于創業初期、固定資產較少的科技型企業。硅谷銀行允許處于起步階段的企業以專利技術等知識產權作為抵押擔保,并且簽訂協議,若貸款無法償還,專利歸硅谷銀行所有;企業產品進入市場而產生的應收賬款可以替代知識產權作為抵押。其次,硅谷銀行采用債權投資,硅谷銀行會從客戶的基金中提取部分資金作為創業投資的資本,而后再將資金以借貸的形式投入創業企業。采用股權投資時,硅谷銀行與創業企業簽訂協議,收取股權或認股權以便在企業上市或被并購時從中獲利。硅谷銀行在投資中往往混合使用這兩種方法,將資金借入創業企業,收取高于市場一般借貸的利息,同時與創業企業達成協議,獲得其部分股權或認股權,以此來降低風險。再次,硅谷銀行打造全風險投資鏈的金融體系。其既支持科技公司,也支持風險投資機構。從而讓企業、風投和銀行三者互為命運共同體。此外,發達國家金融機構主要針對企業知識產權授權他人產生的預期許可費進行質押。知識產權許可使用費是已達成交易的現實收益,具有更穩定的擔保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