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近日,黨的十九大審議通過了《中國共產黨章程(修正案)的決議》,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寫入了黨章,成為開啟現代化建設新征程的行動指南,也為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以及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指明了前進方向。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內涵豐富、舉措清晰,分別體現為“八個明確”和“十四個堅持”,這就從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高度,系統地回答了黨在新時代要追求的新目標、肩負的新使命、面臨的新問題。因而新思想寫入黨章,既有理論意義又有實踐意義,可以說是理之所至、國之所要、民之所盼,具有著深刻的必然性。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寫入黨章,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指導的必然趨勢。從1921年中國共產黨建黨開始,馬克思主義作為政治信仰,就不斷地與中國具體實踐相結合,由此產生的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等,成為黨團結帶領各族人民取得革命斗爭勝利、取得改革開放勝利的根本保障。理論來源于實踐,理論指導于實踐,黨的七大毛澤東思想寫入黨章,黨的十五大鄧小平理論寫入黨章,黨的十六大“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寫入黨章,黨的十七大科學發展觀寫入黨章。現今,馬克思主義又一次與中國社會現實相結合,形成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理論成果,并于黨的十九大寫入了黨章。縱觀黨的建設歷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寫入黨章,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指導的必然趨勢。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寫入黨章,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要求。近代以來,中華民族深陷泥淖深淵,中華兒女飽含家國屈辱,中國共產黨攻堅克難、歷經磨難,在炮火聲中帶領中國人民打倒列強、鏟除大山,中國人民從此站了起來;改革開放以來,社會事業百廢待興,市場經濟曙光畢現,短短三十多年,經濟發展朝氣蓬勃,精神文明突飛猛進,國民經濟總量躍升世界第二,一片蒸蒸日上、欣欣向榮,中國人民從此富了起來;新時代,中國共產黨準確判斷社會發展形勢,迅即調整經濟發展預期,強軍建設碩果累累,科技發展日新月異,高鐵、移動支付等中國“新四大發明”驚艷世界,中國人民從此強了起來。縱觀國家的發展歷程,黨的領導是中華民族崛起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保證。因而本身就包含著“十四個堅持”的貫徹落實基本方略的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其寫入黨章,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必然要求。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寫入黨章,是順應歷史發展和人民期盼的必然結果。長久以來,積貧積弱的社會歷史、封閉落后的發展格局,導致中國人民物質生活匱乏、精神生活貧瘠,造成數十年的社會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改革開放之后,黨中央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展社會生產力,精神文明建設也被提到“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的高度,之后在新常態下,黨中央又提出“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促使了人民生活極大改善,也催生了人民需求更加多元。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縮小貧富差距、保障社會公平正義等等,無不體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期待、向往和渴求,但是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現狀,阻礙了人民愿望的實現,成為了新的亟待解決難題。這個對社會主要矛盾變化的科學判斷,這個亟待解決的新問題,唯有中國共產黨根據黨的執政規律、經濟發展規律、社會治理規律才能準確發現,也唯有中國共產黨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才能全力探索解決。因此,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寫入黨章,是順應歷史發展、順應人民期盼的必然結果。(趙偉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