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 (□ 李繪)“工匠精神”是當今社會的一個熱詞,“精于工、匠于心、品于行”這一“工匠精神”在當下被賦予了更深的內涵和更廣的外延。愛崗敬業、精益求情、誠實守信、勇于創新、甘于奉獻等都是“工匠精神”的現代內涵。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要求我們黨“全面增強執政本領”。這就需要廣大黨員、干部要切實行動起來,將十九大精神“內化于心,外化于行”,以一顆“匠心”將各項工作落到實處,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懈奮斗。
“工匠精神”是對事業的執著和堅守。匠人對自己從事的行業十分專注,面對重復的工作,始終抱有一腔熱情,耐得住寂寞,受得了誘惑,克服得了困難,把平凡簡單的事情做到極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黨員干部身上肩負著重要的使命,要帶領全國人民實現偉大的中國夢,必須要秉承匠人之心,堅定對黨和國家事業的忠心和誠心,一絲不茍,一以貫之,在干事創業中,奉獻自我,實現自我,方得初心始終。
“工匠精神”是對細節的精益求精。匠人對技藝和流程上的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和極致,體現了一種踏實專注的氣質。“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面對當前復雜多變的社會環境,黨員干部要克服浮躁的心理,多些專注、細心和耐心,不管在什么崗位,從事什么工作都要少一點粗心多一點細心,少一點“差不多”多一點精益求精。俗話說“逆水行舟,一篙不可放緩;滴水穿石,一滴不可棄滯”。黨員干部應當注重工作的每一個細節,不斷改進工作方法,在實踐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以釘釘子的精神做實做細做好各項工作。
“工匠精神”是對創新的不懈追求。匠人不顧“路漫修遠”,在反復摸索實踐中“上下求索”,積累經驗,提升技藝,升華作品,這是一種傳承與創新的并存。在發展過程中,創新是題中之義,黨員干部要打破舊思想舊觀念,擯棄慣性思維,創新工作方法,不僅要“敢干會干能干”還要“干好”,面對新情況新問題,要勇于跳出條條框框限制,要敢于“吃螃蟹”,大膽提出新思路、新舉措,謹慎細致地進行科學實踐,切實解決工作中遇到的新問題。在發展的道路上,只有不斷創新才能突破難題、率先發展,走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