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 海關總署13日發布數據:今年一季度,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8.47萬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29.2%,其中出口4.61萬億元,增長38.7%;進口3.86萬億元,增長19.3%。我國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成效持續顯現,外貿進出口實現“開門紅”。(4月14日 人民日報)
外貿進出口是開放型經濟的重要力量,是拉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反映出國家經濟發展的動能與活力。1-3月進出口實現“開門紅”,增速創2011年以來同期新高,與2019年同期相比也處于較高水平,而且是連續三個季度保持同比正增長,既清楚地表明我國外貿復蘇穩中加固、穩中向好,也是中國經濟韌性強、內功好,“雙循環”越發暢通有力的具體體現,不僅讓國內社會對“十四五”起好步、開好局倍增信心,而且給世界經濟的復蘇傳輸陣陣暖風。
中國外貿首季實現“開門紅”,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成效持續顯現、不斷鞏固。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形勢長期呈現膠著狀態,使我國疫情防控“外防輸入、內防反彈”面臨嚴峻考驗。各地在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始終堅持“一盤棋”、發揮制度優勢,及時、有效撲滅了零散發生的疫情,“六穩”“六保”政策舉措得到有效落實,為推動經濟穩定復蘇贏得了主動、夯實了堅實的基礎,也大大增強了外貿市場主體的復蘇動力,貿易主體、國內區域布局、國際市場布局、貿易方式、產品結構等持續優化,為我國外貿進出口穩步回暖、穩定向好提供了強大的后盾。
中國外貿穩健復蘇,暢通“雙循環”、構建新發展格局決策部署科學可行、務實有效。新冠肺炎疫情對全球貿易構成嚴重沖擊,世界經濟格局出現了新的變化,貿易保護主義逆全球化甚囂塵上,面對諸多不確定性因素的考驗,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中國,以非凡的定力從容應對,及時作出果斷決策,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出臺一攬子政策舉措穩投資、擴內需、促消費,穩定產業鏈供應鏈,民營企業進出口增速比同期外貿整體增速高13.5個百分點;中西部地區外貿進出口1.5萬億元,增長45.1%,增速比外貿整體增速高15.9個百分點;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2.5萬億元,增長21.4%;新業態新模式蓬勃發展,跨境電商進出口增長46.5%……“雙循環”動能澎湃,政策效應日益凸顯出來。
中國外貿逆風破浪、持續向好,給全球盡早戰勝疫情、恢復經濟傳遞信心、提供支持。中國發展離不開世界,世界發展也需要中國。無論國際形勢如何變化、面對怎樣的困難挑戰,中國始終不渝地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不動搖,持之以恒優化營商環境,推進貿易便利化、法治化、國際化。對東盟、歐盟、美國和日本等前四大貿易伙伴進出口分別增長26.1%、36.4%、61.3%和20.8%;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RCEP貿易伙伴進出口分別增長21.4%和22.9%……隨著新冠肺炎疫苗接種面逐步擴大,全球經濟復蘇出現良好勢頭,制造業持續改善,中國堅持開放合作、互利共贏,致力于促進全球經濟復蘇,做出巨大努力、發揮積極作用、作出重要貢獻有目共睹,也給世界以巨大鼓舞。(秋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