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云港日報2023年10月12日1版
(□胡柳君)剛剛過去的“史上最熱”中秋國慶黃金周,連云港“熱力值”居高不下。據市數字文旅中心綜合測算,中秋國慶假期全市共接待國內外游客649萬人次,與2019年、2022年同口徑同比分別增長50.93%、68.27%。
8天假期,649萬人次的游客量,超過了我市戶籍人口總和,餐飲、出行、住宿等數據“相當亮眼”,旅游總收入達77.88億元。這個史上最熱中秋國慶黃金周,連云港可謂“一時熱”。
熱在哪里?你看,槳聲燈影里的歷史文化街區煙火味十足,演唱會、音樂節上人潮洶涌、熱情澎湃,獨特的尋夢西游體驗,神奇又浪漫……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構成了這個黃金周連云港文旅新爆點,也釋放了多元休閑消費能量,推進了我市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發展。
“升溫”更要“保溫”,要實現從“一時熱”到“一直熱”,連云港文旅消費仍需加把火。首先,全域旅游還要更加均衡化,盡量避免季節性淡旺季。據統計,649萬人次的游客量中,納入監測的93家旅游景區(文旅街區、度假區、鄉村點)就接待游客440.97萬人。長期以來,我市旅游都呈現“城區熱,郊區冷”的特征,大花果山熱度依然強勁,以連島為核心的海濱旅游也是熱度不減。但從數據來看,除了位于灌南縣的二郎神周邊較熱外,其他縣區的熱度和知名度則相對較低。另外,我市季節性淡旺季相對明顯,夏季浴場海水澡,冬季溫泉泡個澡,季節性較強。
數據統計顯示,這個黃金周外地游客明顯增多,全市各類旅游住宿設施平均客房出租率大幅提高,高峰期住宿率達100%,星級飯店住宿率均超90%。可見以連云港作為旅游目的地的游客越來越多,連云港對全國游客的吸引力在持續增加。這就需要深耕“旅游+”融合,挖掘體驗式旅游潛力,不僅讓游客留下來還要玩得好。比如這個黃金周,我市“旅游+演藝”很熱,大花果山景區的“旅游+西游文化”也貼上了連云港特色標簽,具有較高的辨識度和差異化,打鐵花等非遺項目、西游文創產品生產沉浸式體驗,延長了旅游產品供應鏈條,讓游客有更多的參與性、體驗感,贊譽頗多。
連云港是江蘇三大旅游資源富集區之一,山海相擁的神奇浪漫優勢明顯,但在這個黃金周的全國旅游熱力榜上,相較于榜單前列的杭州、重慶、長沙,仍有不小的差距。“一時熱”到“一直熱”需要再添“一把火”。這把火要燒在補劣勢、顯強勢、會造勢上,對于連云港來說,補足劣勢、彰顯強勢、共情造勢是一堂必修課。比如相較于城區游,鄉村游仍是短板,這就需要全市域規劃、全季節體驗、全產業發展,從景點游向全域游過渡。彰顯強勢還需深挖山海資源、西游文化等強勢資源,持續優化服務水平,提升旅游體驗,不斷升級軟硬件設施,力爭讓更多的“頭回客”成為“回頭客”。
旅游業是一種宣傳經濟,淄博燒烤頻頻出圈,一頓燒烤叫響一座城就是共情造勢的好例子。連云港如何進一步在“造勢”上下功夫,這是一個需要不斷探索和嘗試的課題。可能一句話、一個創意,就能博得好感,占領輿論“風口”。希望有關部門在保溫上再下功夫,讓連云港文旅消費持續火、一直熱。
總值班: 吳弋 編輯: 馬靜靜
來源: 連云港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