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銀聯數據顯示,“五一”假期,江蘇全省外地游客銀聯渠道文旅消費107.04億元,同比增長7.45%,占銀聯渠道全行業消費的33.75%,較去年同期提高6.32個百分點;占全國比重10.79%,較去年同期提高0.34個百分點,居全國第一。
江蘇文旅消費居全國第一,“高含金量”背后是“熱辣滾燙”的游客人流。據統計,“五一”假期,江蘇全省納入監測的634家A級旅游景區、195個省級以上鄉村旅游重點村、45家省級以上夜間文旅消費集聚區和202家文化場館,去重后共接待游客3132.43萬人次。從南京夫子廟,到蘇州金雞湖、再到揚州東關歷史文化旅游區……江蘇文旅產品“對味”供給游客消費新需求,既有美景拍照“打卡”,又有美味、非遺等特色消費讓游客“刷卡”。江蘇文化積淀底蘊深厚,文旅市場供給蝶變煥新,傳統文化、非遺、演藝、自然、科技手工等文旅業態,一頭連著“貌”美質優文旅產品,一頭連著游客群體旺盛需求,供需有序平衡支撐文旅消費張力十足。
江蘇既注重“面子”、增加文旅供給讓游客“打卡”,又注重“里子”、提升文旅深度融合質量,以真心實意“服務熱流”促游客消費“打卡”,全國第一“高含金量”實至名歸。在江蘇,游客可以入鄉隨“服”,在周莊古鎮民宿里穿上特色服飾,以“衣”為媒體驗當地人文風情;在江蘇,游客還可以入鄉隨“俗”,到連云港花果山景區感受煙火氣,體驗采摘果蔬、手工制作和非遺文化……隨著經濟活力不斷增強,江蘇文旅市場整個供應鏈全面復蘇。美團數據顯示,“五一”假期前4天,江蘇“漢服妝造”搜索熱度同比增長超151%;白天有“City Walk”、晚上來“City Drink”,南京咪豆音樂節、徐州星尚馬蹄音樂節、首屆張家港市“藍河豚”音樂節……江蘇文旅消費排名全國前列,“高含金量”透射出文旅融合發展“新視界”。
博物館、演劇院、圖書館等文化場所成游客“打卡新寵”,江蘇文旅模式逐浪推新、消費潛力強勁澎湃。“五一”期間,第九屆中國昆劇藝術節昆曲人物及漢服快閃活動,吸引大量市民、游客駐足觀賞;夜幕下的連云港漁灣小游園,上演1600℃千年浪漫鐵花秀,僅假期前兩天,就接待游客超5萬人次……近年來,江蘇接連出妙招、使實招,用“蘇式美食”抓住游客的“胃”,用越來越新潮的文博游、非遺游等文旅活動抓住年輕游客“心”,讓更多游客沉浸式演繹歷史與現代的對話,用“不一樣的感受”激活文旅新場景、激發消費新潛力。
“有玩頭”的文旅體驗,成為全國游客聚集在江蘇的理由;“有看頭”的博物館游,在江蘇依舊火爆……江蘇文旅消費居全國第一,“高含金量”映照文旅高質量發展前景可期。依托自然生態美景、民俗特色美食、非遺傳統文化等IP引流,把“流量”變“留量”、促資源“變現”促進內需消費,讓江蘇文旅“綠色引擎”潮涌不息。(連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