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訂后的《婚姻登記條例》5月10日起正式實施,根據《條例》規定,婚姻登記將“全國通辦”,且登記時不再要求出具戶口簿。這兩天,江蘇、廣東等地的婚姻登記處都迎來不少新人,有的地方還將婚姻登記處設置在了景色宜人的公園里。(5月12日央視網)
婚姻登記“全國通辦”彰顯為民初心。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提出:“完善基本公共服務制度體系,加強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建設,解決好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不斷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在人口流動頻繁的當下,人戶分離現象較為普遍,“為愛奔波”耗費時間、精力和財力,呼應異地辦理、就地辦理的民聲、民意,深化婚姻登記制度改革,實行婚姻登記“全國通辦”,進一步提高婚姻登記的便利性,并強調嚴禁收取任何登記費用,反映了堅持以人為本、追求便民高效的立法理念,傳遞制度暖意和民生關懷。
婚姻登記“全國通辦”釋放數字紅利。新時代以來,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思想,堅定貫徹新發展理念,我國網信事業高歌猛進,不但賦能經濟發展、添彩百姓生活,而且為完善社會治理注入新活力。特別是發揮互聯網共享優勢,整合利用大數據要素資源,深入政務服務改革、優化,“數據多跑腿、群眾少跑腿”,戶口遷移、身份證、駕駛證、護照等相繼實現“全國通辦”,帶給群眾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從試點到推廣再到法規修訂,婚姻登記打破地域枷鎖,讓群眾徹底告別“為愛奔波”的煩惱,并聚焦群眾“急難愁盼”,在登記場景創新、配套服務延展等方面下功夫,正是人民共享更多互聯網發展成果的有力注腳。
婚姻登記“全國通辦”拓展甜蜜旅程。新規的實施讓新人為結婚登記開啟一場“說走就走”的領證游成為可能,更好滿足了現代人對儀式感、情緒價值的更高追求。目前全國平均每年辦理結(離)和補領婚姻登記證達1800萬對,不少地方以“全國通辦”新規落地為契機,通過積極打造領證新地標,發力“婚登+文旅”經濟,上新“跨省通辦+蜜月旅居”等服務、開發“婚俗體驗+民族節慶”等產品。江蘇打造景區婚姻登記點28處、戶外頒證基地90處、婚俗文化館(文化長廊)74處、婚姻文化創意街區18處,推動“為愛奔波”變成“甜蜜旅程”,浪漫之旅催熱“甜蜜經濟”,更多溢出效應值得期待。
新政策實施首日,多地結婚登記預約火爆,迎來首批異地戶籍結婚登記小高峰,這是人們用行動打CALL。呼應群眾新期待、服務民生新需求,與時俱進、創新作為,優化政策規范、提升服務水平,更具溫度、更有質感、更廣領域“全國通辦”式惠民生、暖民心之舉,帶給民眾更實在、更美好的幸福體驗。(高譚)
總值班: 曹銀生 編輯: 馬靜靜
來源: 連云港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