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感滿滿,產業對接密集,中外智慧碰撞……7月2日,2025全球數字經濟大會開幕。來自50多個國家以及世界貿易組織等多個國際組織的嘉賓齊聚北京,共赴這場“數字之約”。2024年,中國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10%左右,數字經濟規模穩居世界第二。以大會為窗口,人們看到中國數字經濟發展的蓬勃勢頭。(7月3日新華社)
共赴“數字之約”,共創美好未來。當前,全球信息化發展邁向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全面躍升的新階段,數字經濟正在成為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重要引擎。新一屆數字經濟大會以“建設數字友好城市”為主題,構建“1+6+N”活動框架,通過理念升級、形式創新與生態協同,推動北京實踐走向世界,為全球數字經濟共創、共享、共生提供“中國智慧”,攜手邁向更加美好的數字未來。
抓住機遇,搶占制高點、構筑新優勢。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加快發展數字經濟。數字經濟既是新興產業,也滲透千行百業,賦能經濟發展、添彩現代生活,關系國家發展大局。新時代以來,黨和政府抓住信息化時代新機遇,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發展安全兩件大事,加強原創性、引領性科技攻關,信息領域部分核心技術創新突破,人工智能、云計算、大數據、區塊鏈、量子信息等新興技術躋身全球第一梯隊;2024年全球新公開生成式人工智能專利4.5萬件,我國占比達61.5%。加快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促進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我國數字發展動能持續增強,在新賽道上不斷跑出“加速度”。
科技賦能,開發新產品、添彩新生活。堅持科技自立自強,擁抱“數字”、走上“云端”,5G、工業互聯網、物聯網等技術為各行各業賦能。智能尋座系統像貼心的向導,快速指引參會者找到座位;空氣提詞器技術如同隱形助手,讓演講者從容不迫;AI生成的宣傳片震撼視覺,帶人們領略數字世界的無限可能……我國數字技術快速發展的累累碩果,“天樞”神經系統疾病AI大模型、天工超級智能體、北方算網北電云等大量新技術新產品在大會上“首發首秀”。不斷壯大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做強做優做大我國數字經濟,有力賦能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催生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以數據為關鍵要素的數字經濟成為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高品質生活的新引擎。
搭建平臺,攜手共贏路、擘畫新圖景。隨著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工業互聯網、人工智能等技術應用大規模發展,互聯網承載的數據和信息越來越豐富,數字經濟正在加速改變世界。自2021年首次舉辦以來,全球數字經濟大會已成長為一個促進技術與人、城市與生態和諧共進的全球數字經濟新生態交流合作平臺。成立全球數字經濟城市聯盟;達成“聯合國開發計劃署數字友好和數字經濟可持續創新實驗室”合作項目;設置“數字經濟產業體驗區”促進國際合作項目對接落地……為國際數字合作搭建平臺,為全球數字化轉型提供方案、貢獻力量,攜手世界加“數”向“新”,共赴美好數字未來,展現了負責任大國一以貫之的非凡擔當。(高譚)
總值班: 曹銀生 編輯: 馬靜靜
來源: 連云港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