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董江北
社區,是城市的基本單元,也是居民安居樂業的家園。在社會治理現代化的進程中,如何提升社區治理水平,增強居民的獲得感、幸福感與安全感,成為一道重要課題。警社共治以創新思維打破部門壁壘,通過警務力量與社區資源的深度融合,重塑基層治理生態,為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區治理新格局開辟了全新路徑,成功解鎖了社區治理的幸福密碼,為構建和諧、有序、溫暖的社區環境注入強大動能。
打破壁壘,凝聚合力。警社共治的核心在于打破公安機關與社區組織間的行政藩籬,形成緊密協作的治理共同體。一方面,建立“警格加網格”雙網融合機制,社區民警兼任網格指導員,與網格員、物業人員、志愿者組建聯合工作小組,通過定期召開聯席會議、建立線上工作群等方式,實現信息實時共享、問題即時響應。這種“警社一家親”的合作模式,實現了信息互通、資源共享、工作聯動,讓社區治理從“單打獨斗”轉變為“協同作戰”。在治安防控方面,警社共治成效更加顯著。公安機關借助社區的力量,廣泛發動居民安裝智能安防設備,在小區出入口、樓道等重點區域部署監控探頭,織就了一張全方位、立體化的治安防控網絡。推行警社共治后,許多社區的刑事案件發案率大幅下降,居民們切實感受到安全感在不斷提升。
科技賦能,智慧治理??萍际侄蔚囊霝榫绻仓巫⑷霃妱艅幽?。依托大數據、物聯網等技術,搭建智慧社區治理平臺,整合公安治安監控、社區門禁系統、消防預警設備等數據資源,形成社區治理“一張網”。通過智能分析,可精準識別社區治安風險點、矛盾糾紛高發區域。同時,平臺還開通居民線上反饋渠道,群眾可通過手機APP一鍵上報安全隱患、矛盾糾紛等問題,相關信息自動推送至責任民警與社區工作者,實現“接訴即辦”??萍嫉募映肿尵绻仓胃泳珳矢咝?,大幅提升了社區治理的響應速度與處置能力。
多方合作,激發活力。警社共治不僅是警民協作,更是多方力量共同參與的多元治理實踐。通過組建“警民聯防隊”“商戶聯盟”等自治組織,廣泛吸納社區居民、商戶、退休干部等群體參與社區治理。在治安防控領域,警民聯防隊每日開展義務巡邏,對重點區域進行巡查值守;商戶聯盟則自發維護店鋪周邊秩序,協助開展反詐宣傳;老人調解團憑借豐富的生活經驗與親和力,化解了大量鄰里糾紛與家庭矛盾,讓社區治理從“政府主導”轉變為“全民行動”,有效激發了社區自治活力。
服務民生,增進福祉。警社共治的最終落腳點是服務民生、增進群眾福祉。社區民警與工作者聯合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針對老年人、留守兒童等特殊群體提供上門辦證、安全陪護等個性化服務;定期舉辦反詐、禁毒、消防知識講座,增強居民安全防范意識;推動“一站式”便民服務窗口建設,將戶籍辦理、居住證申領等業務下沉至社區,讓群眾辦事“少跑腿”。這些務實舉措不僅解決了群眾的“急難愁盼”問題,更拉近了警民、干群之間的距離。數據顯示,推行警社共治的社區,群眾安全感滿意度普遍提升。
警社共治,是社區治理的創新實踐,更是通往幸福社區的必由之路。它通過整合資源、凝聚力量,有效提升了社區治理效能,守護了社區的平安與和諧,溫暖了居民的心。未來,隨著警社共治模式的不斷深化和完善,必將為社區治理注入更多活力,讓社區成為居民幸福生活的港灣。
作者單位:連云港市公安局新東派出所
總值班: 曹銀生 編輯: 梁紅燕
來源: 連云港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