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李菲 文/圖)5月2日,本報刊發《云南女子感謝港城好心人伸援手》一文,講述了一位云南單親媽媽何成米在女兒玉潔遭遇重病之際,受到港城各界的關注和捐贈,最后帶著愛心捐款前往外地治療。一個多月過去了,小玉潔的病情是否得以好轉?他們母女現在生活得怎么樣呢?昨日,記者來到何成米家中進行采訪。
何成米母女倆在專心制作手工發卡
媽媽欣慰 女兒術后恢復良好
昨日下午4點,何成米帶著女兒從市中醫院輸液歸來,不同于上次見面時的疲憊不堪,如今的她,面容光彩平靜,顯然,女兒的好轉搬走了她心上的一塊大石頭,讓她放松下來。“之前的干細胞移植非常成功,現在正在積極恢復中。醫生說,18歲之前病情不復發的話,應該就沒有問題了。”
玉潔患的是皮肌炎,與系統性紅斑狼瘡、類風濕、強直性脊柱炎等,同為風濕類免疫病的一種,屬于疑難雜癥。在今年5月做干細胞移植手術之前,小玉潔的情況非常危險,肌肉萎縮、水腫、吞咽困難并伴隨各種炎癥,一度讓何成米絕望。幸虧港城好心人紛紛伸出援手,讓治療費有了著落。經過一個多月的治療,母女倆近日從河北順利返回。目前,玉潔還需要去醫院注射免疫球蛋白以增強自身免疫力,一個月一次,一次需注射3天,一年需要連續三個月輸液。
何成米目前帶著女兒住在海州區的一處老房子里,不到20平方米的小房子里堆得滿滿當當,臥室里也只容得下一張床和一張電腦桌,轉身都困難。“我覺得小房子非常溫馨,晚上跟媽媽睡在一起可幸福了。”玉潔對現在的生活非常滿意,笑起來臉頰肉嘟嘟的,特別可愛。
何成米說,女兒是因為一直吃預防腫瘤的激素,才會顯得浮腫。好在小孩子長得快,曾經瘦得只剩骨頭的胳膊和腿,已經重新長出了肌肉。現在玉潔正常行走沒有問題,但是上下樓梯還是比較遲緩,需要長期鍛煉。
生活窘迫 做手工貼補家用
下午4點10分,何成米和玉潔一進家門就拿出幾個大大小小的紙盒子,開始做起手工發卡。“這是玉潔之前癱瘓在床的時候,自己在網上看視頻學會的,后來她教會了我。”何成米笑著說。玉潔不過是一個10歲不到的小女孩,卻已經學會跟媽媽分擔生活的困苦。“我不敢賣得跟商店里的價格一樣,這樣就沒有吸引力,我怕賣不出去。”生活的壓力,已經讓小玉潔成熟了許多,儼然是一個小小的生意人。其實在玉潔還很小的時候,就已經跟隨媽媽去夜市擺攤了,但是這兩年身體不好,攤位也不好找,就只能在家里想辦法了。
一直到晚上7點,小玉潔和媽媽都在安靜地做著手工,裁布、捏花型、粘膠、定型,一朵朵色彩鮮艷的花,就這么與單調的發夾固定在一起。母女倆一下午的“戰績”是6個大小不等的發夾,這是根據顧客的要求特別訂做的。
雖然有好心人捐助的治療款,但是小玉潔每天還要吃藥,還要注射昂貴的免疫球蛋白,這些都是醫保無法報銷的。而何成米的收入來源,只有自己在“微店”賣自家產的紅糖和八寶茶,每個月能有一兩千元收入?,F在是淡季,銷量并不好,如何生存就成為橫亙在母女倆面前的首要問題。
笑對未來 母女一起努力加油
在母女倆臥室的門框上,有小玉潔一年級時寫下的目標:鍛煉、走路??赡墚敃r還小,她把“鍛煉”寫成了“段練”,提到這一點,小玉潔不好意思了:“當時就是自己躺在床上走不了路,就定下這個目標?,F在成了我得好好學習的動力,至少得把字寫對。”說到這里,她笑了起來。
剛過去的這個學期,玉潔又獲得了“優秀少先隊員”稱號,何成米驕傲地翻出玉潔歷年來的獎狀集,眼睛里是滿滿的笑意。“過去的幾年,我們接受了太多連云港好心人的幫助,有玉潔的學校,有醫院的醫護人員,也有社區的工作人員,有鄰居、朋友,更多的是素不相識的陌生人,有的給我們精神上的鼓勵和支持,有的捐錢捐物,讓玉潔能夠活下來,而且健康活潑,是他們給了我們娘倆重生的機會?,F在,我們還沒有能力報答,但是我希望我和玉潔都能更加努力生活,玉潔將來能考上一所好大學,這樣才不辜負那么多好心人的付出。”談到幫助過自己的人,何成米滿懷感恩。
接下來,何成米想趁暑假來臨帶玉潔去外地打工,爭取多賺些家用,并趁此機會學點手藝,將來好有一技之長養活自己和女兒。“未來,我們娘倆會一起好好努力生活,盡自己所能回報港城熱心人,不辜負大家的關心愛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