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 (記 者 徐中磊 王 瑞 張晶晶 梁洪勝 通訊員 魏玉剛 朱大軒 劉紫虎)6月30日晚,一場暴風雨突襲港城,造成市區多棵大樹倒伏砸壞車、電話亭倒伏,不少私家車車牌被沖走。7月1日上午,我市綠化、消防等部門搶修人員紛紛上路清理,消除安全隱患。
狂風暴雨中
多棵大樹倒伏 砸車砸房
“昨晚風大雨大,路邊的大樹可遭殃了。”7月1日上午,有市民向本報反映,6月30日夜晚的一場暴風雨,導致我市境內小區和路邊多棵大樹倒伏,給居民和車輛出行帶來安全隱患。
“大樹倒了,車被砸了!”7月1日上午,記者接到市民反映后來到市區香溢世紀花城小區西門附近,找到了倒伏的大樹。現場可以看到,倒伏的大樹位于小區內的綠化帶里。樹高十多米,直徑約30厘米,樹根已經脫離地面。整個樹身向西倒伏,樹枝抵在墻上。有幾輛私家車停在大樹附近,其中一輛車被壓在大樹下。
“今天上午9點鐘左右,有一位業主投訴,停車位旁的大樹把他的車砸壞了。”小區一位保安介紹,了解情況后,他們立刻派人處理。“十幾個人花了四五十分鐘才把樹移開”。
當天,在市區郁洲北路浦發銀行對面的路邊,一棵行道樹發生倒伏,樹高有八九米,樹根的斷裂處成鋸齒狀。整個樹身向北倒伏,茂密的枝葉把人行道完全堵上了。保潔員馮大爺說:“我今天一大早來上班時就看到了,應該是昨夜的大風刮倒的,但目前還沒有人來處理。”
附近居民馬先生告訴記者,這是一棵櫸樹,種在此處已有七八年了。接著,他指著樹根介紹,由于一部分樹根已經祼露,樹的枝葉又比較茂盛,這就造成了“頭重腳輕”,遇到大風天就容易被刮倒。他認為綠化人員應該及時對樹木的枝葉進行修剪,并對樹干做固定。
昨天,在解放東路中國農業銀行附近的路邊,記者看到了另一棵倒伏的樹,是一棵法桐,枝葉伸向了機動車道,對由北向南行駛的車輛通行造成一定影響。居民表示,樹枝擋在路上,不僅影響交通,還存在安全隱患,希望有關部門能盡快處理。而在市區通灌路7天連鎖酒店附近的路邊,一個電話亭倒伏后橫在非機動車道上,給行人和車輛帶來了不小的麻煩。
大風吹斷大樹還殃及到了居民家的房子。當天,家住市區錦苑路的劉先生家門口一棵法桐的樹枝被刮斷,砸到他家平房頂上,給一家人的生活帶來了不小的麻煩。
綠化消防等部門緊急處理
消除安全隱患
昨天,記者將居民反映的幾處路面大樹倒伏、電話亭倒伏情況反映給了我市消防、綠化等部門工作人員。相關工作人員表示,他們將派人前去查看情況,盡快采取相應的處理措施。當天,搶修人員到達現場,對涉事路面的大樹、電話亭等進行了處理。
據海昌路消防中隊的消防官兵介紹,接到大樹倒伏砸車砸房需要救助的反映后,消防部門緊急出動。當天,消防官兵到達市民劉先生家后,爬到平房頂上用切割機切斷了部分樹枝和一些碎枝杈,將樹枝轉移到地面。經過消防官兵近20分鐘的處理,存在隱患的樹枝被清理干凈。
據市城建部門一位負責人介紹,近日我市雨水過多,導致土壤含水量極大,稍有風吹草動,一些根系較淺的樹就會轟然倒下。“希望司機朋友不要在樹下停車。尤其是夜間馬路上人少時,一旦發生危險后果不堪設想。”他說,市民發現樹木有倒伏或折斷等損壞后,請隨時和城建綠化等部門聯系,也可就近報告到所在的社區,社區會協助上報,及時清理。該負責人提醒廣大車主,大雨過后,許多倒伏的大樹正在處理中,請不要把車停在樹下,以免影響路邊搶修作業。
積水中撿到車牌
有人送還有人“賺錢”
6月30日晚間的一場暴風雨使很多車輛通過涉水路面時被沖掉了車牌,有些人急尋失主,有些人打起了“歪主意”,伺機賺取“辛苦費”。昨日上午,在連云區中山路供電局門前,這兩種現象同時出現。
據連云區市政部門工作人員王師傅介紹,早晨7點多,他在中山路供電局門口疏通排水井時,意外撿到3塊小型車的車牌。他在現場邊疏通排水井邊等了一個多小時,也不見失主來找車牌。于是王師傅將車牌送到了連云區市政管理處,丟車牌的人可前去領取。
上午8時許,市民張先生爆料,中山路供電局路段嚴重積水,最深處已達30厘米,路過的車輛紛紛繞行。張先生說,當天早上自己趕著上班,沒多想就開車通過涉水路面,回到單位后發現車牌掉了,急忙回來尋找。在路邊他看見一名男子手里拿著六七塊車牌,每塊車牌開價50元,還說:“去車管所補辦車牌得100元,我就賺點辛苦費。”張先生表示很生氣。
針對有人靠撈車牌從中獲利的行為,社區民警說:“遇到有人撿到車牌進行買賣,車主千萬不要答應,應馬上報警。”隨后,記者就此事咨詢了云港律師事務所的徐律師,徐律師認為這種行為不違法,但也不提倡。
據徐律師介紹,根據《物權法》第九章“所有權取得的特別規定”第112條:“權利人領取遺失物時,應當向拾得人或者有關部門支付保管遺失物等支出的必要費用。權利人懸賞尋找遺失物的,領取遺失物時應當按照承諾履行義務。拾得人侵占遺失物的,無權請求保管遺失物等支出的費用,也無權請求權利人按照承諾履行義務。”
“但法律也沒有明文規定‘費用’的金額。”徐律師說,索要“辛苦費”行為顯然不屬于盜取車牌敲詐勒索,雖然不違法,但卻有悖于“拾金不昧”的傳統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