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顧曉昕)瘋玩了一個暑假,眼看著離開學還有一個多星期,有些學生才想起自己的暑假作業還沒有完成,甚至還是一片空白。連日來,記者發現,許多學生在開學前開啟了“趕作業”模式。
“來,我們幾個人分分工,每人各寫一部分,這樣做得快,爭取在下午之前寫完。”近日,記者在一家快餐店里看到,4名男生圍坐在一起,正在埋頭趕做暑假作業,桌上堆滿了各種習題冊和試卷。其中一名男生黃浩(化名)告訴記者,大家暑假玩得嗨了,結果作業都還沒做,所以就和關系好的幾個同學約定分工做題。“這樣能節省不少時間。”黃浩說。不怕被批閱的老師發現答案雷同?黃浩笑著說,每個科目的暑假作業都發了不少,老師肯定不會仔細檢查,只要把內容填滿,有做過的筆跡就能過關了。
記者發現,像黃同學這樣在假期結束前趕作業的學生還真不少,一些學生利用QQ、微信等工具聯系,相約一起趕作業或抄作業。記者在一位同學的微信群里看到,還有的學生總結了趕作業秘訣:“寫字不能太快,也不能太慢”“寫錯了,劃掉,繼續寫,感覺上沒什么,但其實還是會短時間打斷我們的思考,影響我們的整體思維”“先做主觀類型以及有答案的作業,比如作文、抄單詞等”“客觀題和沒有答案的早早到學校找同學抄”……
對于學生們在開學前集中趕作業、抄作業的行為,部分家長持寬容態度,也有些家長則表示“絕對不允許”。“都到這個節骨眼上了,不管是趕作業還是抄作業,總比不能完成要強吧。”學生家長李先生說,孩子假期上了兩個輔導班,雖然知道孩子這幾天在抄作業,但自己只能“睜只眼閉只眼”。而另一名家長吳女士則認為,作業做不完可以向老師和家長說明情況,互相抄襲作業是投機取巧,自己寧愿孩子完不成作業,也不準孩子做出這種不誠信的行為。
對此,許多教師表示,在開學前幾天“狂趕”作業,甚至相互抄襲,已成為許多中學生的通病,這些做法完全違背了暑假作業的初衷。
從事教育多年的馬老師認為,一方面學生要規劃好假期生活、學習的安排,合理地分配學習和休息的時間;另一方面老師也要提高布置假期作業的方式和技巧,根據學生學習情況的不同,分層、分量地布置作業;同時布置一些實踐性強,能夠鍛煉學生動手能力等綜合素質的暑假作業,而不是僅把作業內容停留在紙面上,這樣更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心理專家也表示,猛趕作業是造成學生假期綜合征的原因之一。這是因為在經過一段時間的非正常規律生活之后,孩子們在開學后重新回歸規律,就會產生不適應;當自己的安排與學校的安排發生沖突的時候,就是假期綜合征最容易出現的時候。為了避免這一現象,作業還是要在假期開始就做好計劃,循序漸進、按部就班地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