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連云港日報全媒體記者 胡笳 通訊員 楊慶軍 張雷)一年一度的“雙十一”全民網購狂歡又要到來,不過,網上買到的商品真的質量靠譜嗎?日前,筆者走訪了解到,雖然政府大力整治,但是網絡消費環境并未獲得根本改善,網購帶來消費糾紛不斷增加。根據市12315投訴舉報中心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前十月,我市共接受網購消費投訴614起,較去年同期增長了320.55%。
“今年網購投訴明顯增加,讓我們感到很大壓力。”海州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消??曝撠熑藚巧ū硎?,僅以海州區為例,前十月他們接到了3000多件投訴,其中,20%至30%集中在網購領域,成為消費投訴的主要增長點。
從投訴類別來看,首先是服裝投訴,占據網絡投訴3成左右,其次是網購食品投訴。其中,不少消費者反映自己所購的服裝和網上商家掛出的樣式不一樣,或者自己買到假冒偽劣商品,食品投訴則主要是所購商品的標識不規范,沒有標明成分和生產日期,或者商品屬于臨期商品等。
“除了這些傳統的投訴,與以往不同的是,夸大性的虛假廣告宣傳和價格欺詐成為投訴重點。”吳生通說。這主要與我國新修訂的《廣告法》、新《江蘇省物價管理條例》等有密切聯系,這些規定都將網絡電商納入監管范圍,并且賦予了消費者以監督舉報權,這就產生了一批職業打假人。
“之前就有港城電商出現虛高原價,食品標示不規范等問題,被外地的網購消費者投訴。尤其是新消法實施后,將賠償額最低標準提高至500元,也讓不少電商因此吃足了苦頭。”吳生通說。
如今“雙十一”到來,他提醒市民,購物時,要注意一些新老消費陷阱,最好選擇大型網商平臺和其中正規的網商店家,避免因為疏忽大意給自己帶來經濟損失。同時,他也提醒本地電商,在網絡宣傳和價格標識時要注意合法合規操作,嚴把商品質量關,避免因此發生不必要的消費糾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