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連云港日報全媒體記者 楊濟澤 袁春梅 通訊員 馮同興 李玉晏)昨天,明媚的陽光穿透了清晨的薄霧,露出了游在安峰山水庫的一群天鵝的身影。作為江蘇省首批水生態文明城市建設試點縣,東海縣多年來充分利用豐富的水資源優勢,全力推進濕地保護,讓上千只過境白天鵝20年后“再次歸來”。
昨天上午,筆者驅車來到了安峰山水庫的副壩涵洞位置,這里便是當地人人皆知的天鵝落腳點。放眼望去,這里水域開闊,淡綠色的水面上,蘆葦若隱若現,在近處的數叢蘆葦之間,幾只羽翼潔白的天鵝正在悠閑地覓食。走近水邊,混雜著堤岸泥土的淺水下,筆者看到了不時游動的魚蝦,這也是天鵝的重要食物來源。
安北村居民方光華說:“你們看到的是第三批來這里的白天鵝。從11月上旬開始,第一批大約二三百只天鵝來到了安峰山水庫,第二批大概也有三四百只,算上現在這群,一個多月來,水庫一共‘招待’了上千只天鵝。”
“在我十七八歲之前,安峰山水庫也曾經來過數以百計的天鵝,但后來因為水質慢慢變差,來到這里的天鵝逐年減少。我清楚地記得,從1996年開始,天鵝徹底不來了。沒想到相隔20年后,能再次看到這么多天鵝來‘做客’。”今年63歲的安北村支書高朋銀告訴筆者,對生態環境要求較高的白天鵝將安峰山水庫作為長途遷徙過程中的落腳點,與水庫的環境改善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
安峰山水庫位于安峰鎮和曲陽鄉境內,總庫容1.13億立方米。歷史上,水庫周邊亂采濫挖和排放污水等現象時有發生,水質也因此不斷變差。為了保護濕地生態,縣林牧業、水政、公安等部門聯合,通過各種方式禁止圍墾或侵占河灘行為,禁止圍網養殖、捕撈,禁止向水庫內超標排放污水,以促進當地生態系統的良性循環。安峰山水庫管理所所長陳少成介紹,今年10月份,水庫從石梁河引水來補庫,目前水深由13.67米增加到16.68米,15處灘涂水域納入規范管理。
據了解,東海縣多年來牢固樹立綠色發展理念,持續推進生態文明建設。2013年,建成首個淮沭新河濕地保護區,近幾年來,縣政府每年都要新劃定一處濕地保護區,新增濕地保護區約1000公頃,加大生態保護和濕地恢復工作,吸引了眾多鳥類來此棲息。去年通過國家級生態縣考核驗收后,東海縣重點打造的西雙湖濕地公園又于近日順利通過國家級濕地公園評審,正式躋身“國字號”,標志著該縣濕地保護工作翻開了新的篇章。